APP下载

贵州省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特征初步研究

2019-05-05王中群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贵州省面积污染

田 波,王中群

(1.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贵州分院,贵阳 550001)

城市资源与安全是世界各国重视的基础工作,城市的地质情况、地质灾害及环境状况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是为城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是一项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作[1]。贵州地处祖国西南腹地,云贵高原东部。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岭,总面积176 167 km2,平均海拔1 100 m,山地和丘陵占92.5%,岩溶地貌占61.9%,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形态多变,其山、水、林、洞、瀑自然景观千姿百态,自然风光奇特秀美,有“天然公园”之美誉。也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和长江、珠江上游生态保护的重工屏障。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与日俱增,由于区内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加剧,区内环境地质问题频发,其环境地质问题在岩溶区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2]。这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危害,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区地形地貌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上,是四川盆地与桂中丘陵间的一个强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貌总趋势是西部高,中部稍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地形起伏大,最高位于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 2 900.6 m,最低位于黎平水口河的省界处,海拔137 m, 最大高差达2 763.6 m。贵州的地貌形态是晚新生代以来地壳在外营力作用的产物。由于贵州的碳酸盐岩沉积岩普遍发育,加之形成当今地貌的时期贵州处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形成的地貌个体和组合形态复杂[3]。根据岩石建造类型和地貌的组合特征,将贵州省内地貌分为6 个成因类型22 个形态组合,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贵州省主要地貌类形

2 气象与水文

贵州9 个主要城市中,毕节处于暖冬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冬长而较冷,夏短而凉;除此之外,其余城市均属亚热带,春夏半湿润型,四季分明,冬暧夏凉。省内年平均气温12.2 ~16.9℃,最冷月1月平均2.4 ~5.5℃,最热月7月平均19.8 ~25.6℃,极端最高33.8 ~42.5℃,极端最低-11.7 ~-3.1℃,年平均最高气温≥30℃的日数为1.1(六盘水)~98.9(铜仁)d,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为6.2 ~41.4 d。年平均无霜期227.4 ~330.3 d。多年平均降雨量954.22 ~1 520.9 mm。

3 地下水资源及污染

贵州省9 个主要城市均采用地下水、地表水联合供水,且贵阳市的三桥、和尚坡、遵义的陈庄坝及老城地段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严重,其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的降落漏斗达22 m,地段内水资源量达到极限疏干状态。2015年以地下水供水水源的城市区域水位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如贵阳市、兴义市、铜仁市、都匀市,将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来看,各城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以地质灾害为主,地下水污染次之。

据调查,区内造成水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其次为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凯里工作区地表水总体为未污染或轻微污染状态,地下水未污染占99.34%,轻度污染占0.31%,中度污染占0.04%,严重污染区0.31%,地下水防污性评价显示,全区分为地下水防污性差和极差两个区,防污性较差区占18.99%。都匀工作区地表水未污染占82.07%、轻度污染占4.30%、中度污染占2.81%、严重污染占10.82%。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差-差区面积占都匀市面积66.45%左右,防污性好区占13.35%,防污性较好区占3.85%,中等区占16.35%。安顺工作区地表水总体为中等污染状态,地下水未污染占19.7%,轻度污染占53%,中度污染占17.9%,严重污染区占9.4%,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差-差区面积占安顺市89.91%;防污性中等区占4.41%,防污性较好区占5.68%,无防污性好区。

铜仁市地表水质量以优良和良为主,局部地段为较好和较差。地下水未污染占39.29%,轻度污染占52%,中等污染占7.47%,严重污染占1.24%,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差-差区面积占铜仁市调查面积81.35%,防污性好区-较好区占5.14%,防污性中等区占13.51%。贵阳市地表水质量以良为主,局部地段为差和较差。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地下水未污染占0.84%,轻度污染占77.39%,中等污染占21.34%,严重污染占0.43%,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差-差区面积占贵阳市调查区面积57.51%,防污性中等区占31.26%,防污性较好区占2.23%,防污性好区占9%。遵义市地表水质量以良为主,无较好区,局部地段为极差和较差,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地下水严重污染占3.64%,中度污染占8.16%,轻度污染占88.2%,无未污染,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差-差区面积占遵义市面积71.54%,防污性中等区占5.24%,防污性较好区占6.51,防污性好区占16.71%。

六盘水市地表水质量以优良为主,无极差区,局部地段较差,未污染状态为主。地下水未污染占74.09%,中度污染占4.16%,轻度污染占16.97%,严重污染占14.78%,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好,无防污性能较差-差区,防污性较好。中等区面积占六盘水市面积86.61%,防污性好区占13.39%。毕节市地表水质量以无水质优良区及极差区,地下水未污染占90.0%,中度污染占0.56%,轻度污染占4.31%,严重污染占5.1%,地下水防污性能差区占35.52%,防污性能较差区占18.74%,防污性较好。中等区面积占毕节市面积36.16%,防污性能好区占9.58。兴义市地表水质量以优良为主,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地下水未污染占82.11%,轻度污染占9.37%,中等污染占6.93%,严重污染占1.59%,地下水防污性能较好。中等区面积占兴义市面积45.65%,防污性好区占33.27%,防污性较差区占6.85%,防污性差区占14.23%。

4 地质特征及灾害

贵州省主要城市地质特征如表2所示,地质灾害类型、分布、数量和危害程度如表3所示。

表2 贵州省主要城市地质特征

表3 贵州主要城市地质灾害点、地灾隐患点及特征

5 生态环境特征

根据地质环境、地质资源及人口密集程度分布等原因,根据本次对9 个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结果,贵州省生态环境总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5.1 原生态破坏较少型

由于人口密集程度相对较小,森林植被保护较好,贵州毕节、凯里、铜仁及遵义四地生态环境特征较好,森林覆盖率在30%~40%,但遵义还存在地下水及地表水遭受NH4+、NO3>-、N02-氮质污类型染情况;在铜仁因北东部的滑石乡乱岩塘-老屋场,西部的坝黄镇塘边坡至桐木坪乡卜口地段,铅锌矿、汞矿开采活动强烈,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水土流失情况较严重[4]。

5.2 工业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型

贵阳市、都匀市、六盘水市人口高度集中,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强烈地改变地质环境而由此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加剧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城市地下水及土壤污染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地质景观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5]。现森林覆盖率已下降到27.98%,大量的水源涵养林消失,盲目开垦陡坡种植,致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土壤质量不断下降。同时,近年来使用高效化学肥料比重大,农家肥、绿肥比重小,造成地块板结,耕地质量受到较大影响[6]。除人口密集区有人工林带分布外,其余地区仅在海拔700 ~1 100 m 以上仅有零星树木生长。

5.3 采矿、工业污染及石漠化综合型

这些地区主要为安顺市、六盘水市、兴义市。这些地区碳酸盐连片分布,金矿、煤矿等储量大且集中成矿,开采程度高,地质环境遭受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人口集中,城市职能种类多,城市化及工业化程度较高。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污染严重,石漠化面积较大[7]。

6 结论

研究表明,贵州城市主要存在以下几类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污染、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特殊土地基(红黏土)、城市土壤污染等[8]。贵州省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仅占城市总用水量的8.3%左右,全省主要城市地下水资源总体衰减与短缺表现不十分突出,也未出现区域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没有发现区域性地下水位超常下降情况,但在局部地区,地下水开采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开采井分布密度较大,超量、干扰、袭夺开采致使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地下水资源短缺,该类问题在毕节和遵义两个城市较为明显,突出表现为地表水露头水量减少或干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猜你喜欢

贵州省面积污染
贵州省种公牛站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