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9-05-05廖丽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心理

廖丽珍

435100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发生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作用机制是机体内肠液、胆汁出现混合,进而从幽门逆流至食管,对食管黏膜组织造成刺激作用,最终发生炎性反应[1]。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为剑突后烧灼不适感、反酸和频繁呕吐等,对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而负性情绪又会对临床疗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此采用药物积极治疗RE患者的同时还应采取系统护理措施予以干预,才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拟观察系统护理对RE患者的干预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 收治RE 患者90 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4.7±9.1)岁,平均病程(1.2±0.3)年;观察组男27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46.2±9.3)岁,平均病程(1.4±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⑴对照组患者予以体格检查、病情评估、一般疾病宣传教育以及指导用药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⑵观察组患者则予以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健康宣传教育:定期开展RE相关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讲座,加强患者对RE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还提供患者之间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显著性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3];②心理干预:多数RE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因素常伴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言语交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释和处理,详细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情绪,及时纠正不良心理情绪,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4]。同时可建立患者QQ群,由专职人员随时在线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③行为干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订个体化的运动锻炼方案,并嘱咐患者严格执行,切忌进食后立即卧床休息;④日常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订个体化的日常饮食方案,严禁进食过快,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挑食;⑤药物服用干预:严格遵照主治医生的医嘱用药,临床症状加重时切忌随意用药,应跟主治医生汇报病情后再遵守医嘱用药。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相关文献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5],①显效:患者剑突后烧灼不适感、反酸和频繁呕吐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内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组织正常;②有效:患者剑突后烧灼不适感、反酸和频繁呕吐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内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组织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剑突后烧灼不适感、反酸和频繁呕吐等临床症状体征及胃内镜检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变,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评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资料,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患者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注:同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P<0.05;观察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 干预前 45 62.7±7.9 58.5±6.4 57.2±8.9干预后 45 52.1±6.8⋆ 49.6±5.7⋆ 68.3±9.5⋆观察组 干预前 45 62.2±8.1 58.3±6.6 57.5±9.2干预后 45 40.3±5.8⋆# 36.9±5.3⋆# 79.6±9.9⋆#

讨 论

RE 常伴随有反酸、剑突后烧灼不适感、频繁呕吐等临床症状体征,可对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此外,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加重以及反复发作所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治疗依从性[6]。较多研究证实[7,8],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护理措施干预可显著提高最后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也有明显的益处。

本研究为改善RE 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临床疗效,制订了包含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日常饮食干预及药物服用干预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该护理方案主要从认知、心理和行为等各种方面进行护理干预,通过定期讲座予以健康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RE 的疾病认知程度,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心理干预重点在于建立患者QQ 群,由于住院期间患者限于空间有限无法充分与护理人员交流,而通过QQ 群可随时和无隐瞒地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而医护人员也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从而确保患者心理情绪处于良好状态。同时通过行为、日常饮食和用药干预措施均强调个体化特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程度制订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针对性,护理效果也可达到最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由此可知,系统护理可明显改善RE 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药物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