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临床路径应用于女性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具体价值

2019-05-05黄发妮黄雅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家属满意度差异

黄发妮 黄雅(通讯作者)

434000湖北省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精神性疾病,表现为躁狂状态(情绪异常高涨)和抑郁状态(情绪低落)交替,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1]。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如若找不到缓解释放的方式,则容易导致精神改变,最新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已成为医学领域值得特别关注的重点病种[2]。针对这类患者,在实施对抗抑郁的治疗同时联合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一种有效的对待办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性护理方式,持续在患者的完整治疗周期之中,根据计划把所有的护理细节全部贯穿到临床治疗的过程之中,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管理服务[3]。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的方式深入探讨临床路径在女性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躁狂抑郁症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63 岁,平均(44.7±5.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3~61 岁,平均(45.1±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

确认标准:⑴纳入标准:①按照我国第3 版精神障碍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中的条件明确诊断[4];②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③患者6 个月内无住院经历;④患者治疗周期完整;⑤患者家属知晓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⑵排除标准:①患者不符合躁狂抑郁症诊断;②患者1 个月内有正规治疗,病情有所减轻或康复;③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参加本试验;④患者经济条件差,不支持完整周期治疗;⑤患者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治疗有加重危险。

方法: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进行临床护理,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普及。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包括:①入院时:医护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综合患者的病情程度、情绪状态、生理状态等方面的多种因素,评估自杀风险,细化日常护理规范、心理需求及健康教育等内容,确定护理目标并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和配合。②治疗中:具备相处和沟通技巧,全部相关的护理人员统一学习精神病专业知识,针对性进行技能训练,掌握各种必要技巧,灵活合理地完成护理工作,注意言语、着装、动作等护理要素,与患者及家属主动沟通,多使用安慰性语言,详尽了解患者家庭背景信息,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宣讲,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解除思想戒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③出院后:跟进随访提供必要帮助,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讲述家庭治疗办法,鼓励患者积极锻炼身体,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自控力。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涉及计量资料利用t 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过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目前研究已经肯定,基因遗传是躁狂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认为其治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但具体的遗传细节还不甚清楚。作为精神疾病中的重要病种,其高发病率已经越来越值得关注。临床路径提出后,对原有的护理模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一直受到临床青睐和重视,这是一种针对医源性治疗办法而设定的护理方案,旨在使住院患者接受更为系统及标准化的护理照顾,强调护理过程中的个体性及理论支持,注重护理流程的计划性,使护理疗程伴随整个康复周期,护理措施渗透到每个细节,虽然执行起来相对复杂,但规律而有序。

本研究中,通过对比的方法,将入院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及临床路径护理模式,通过比较多个指标,并进行统计学计算输出肯定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患者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在痊愈率指标上,观察组患者25 例,总有效率构成比55.6%,说明在数据支持下疗效确切,可以使一半以上的患者得到临床治愈,这与现有的研究结果一致;在两项住院指标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对疾病的康复具有倾向性帮助;在躁狂评分(SDS)和抑郁评分(SAS)比较中,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同时出院时组间比较,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症状的改善程度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精神负性指标的降低。在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中,观察组患者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45),说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内容细致,人性化突出,且流程标准,更加容易调动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认知程度,从而增强医患默契度和彼此信任感,通过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整个治疗过程的有益进展。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途径在女性躁狂抑郁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明显,对于病情恢复、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猜你喜欢

家属满意度差异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相似与差异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