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美术课程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探析

2019-05-04郑雅芬冷崇师

学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美术课开发农村小学

郑雅芬 冷崇师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农村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愈加丰富,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作用更加明显。农村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学习乡土文化、吸收蕴涵其中的文化养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可认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与责任,也是课程改革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探析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课;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5-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140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受到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当前,农村小学已普遍配备齐全美术学科教师、学校也基本开齐了课程和课时。在新课改背景下,新课标明确要求美术课程要传授优秀的地方文化,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承载者、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任务,将含有丰富美术资源的乡土文化融入到美术课程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一、农村小学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农村小学由于相对偏远,美术类等专任课程教师配备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专职的问题远没有得到改观。同时,农村家庭能够给予学生的物质资源相对较少、且父母自身艺术素养的普遍缺少,造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短斤少两”的现象。为此,对于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自然难以到位。其中就教师而言,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以及由于自身知识能力的缺陷,导致在教学时无法合理运用乡土美术教育资源,既造成资源内容的浪费,也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构建,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就学生来讲,他们作为教学对象主体,对乡土文化感悟不深、认知不足,没有意识到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价值,无法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不仅影响到教学成效,而且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教师尚未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传导者,是师生信息互动交流的传递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缺乏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本土化不足。教师所选择编制的教学内容中未能体现出本土化内容、或乡土文化成分很少,不能将农村无处不在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民间工艺等有机地整合并引入课堂,无法让学生学习真实、有价值的本土文化,让教学内容丧失了使用价值,无法凸显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作用。第二,教学方式选择不恰当。教师对富有乡村特色的教学内容资源,仍大都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填鸭式教学,而不能更多采用现场感较强、参与面较大的体验式、探究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开展的教学活动和乡土美术教育没有联系,无法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没有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无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力。

(三)教学评价尚未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美术课程的评价更多以作品为主,作品中乡土美术元素的借鉴与应用是教师检测乡土美术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做出的评价都不够合理、客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标准过于陈旧。教师评价学生主要通过主观判断,过于关注学生的绘画方法,忽视了学生对乡土美术元素的应用,做出的评价让学生失去了绘画信心,打消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另一方面是评价的主体单一。教师在评价时没有参考学生意见,只能从片面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忽略了学生的想法,致使评价无法发挥作用。

二、农村小学加强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的建议

(一)加快师生思想观念转变

当前,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更加充足,让学校具备了美育工作的基础条件。为此,学校要切实加强和引导教师的观念真正转到新课改要求上来,将合理利用地方的、身边的优秀教育资源作为重要要求传导给每一位教师,确保相关学科的教师都能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师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双向参与者,更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共同建设好乡土美术课程,提升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乡土文化,自觉地强化乡土文化教育意识,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了解乡土文化。其次,要遵循教学目标指引,充分利用乡土美术教育资源,让美术课程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再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乡土文化,建立起乡土文化和美术教学联系,促进乡土美术教学发展。作为学生,首先要热爱农村、热爱家乡,增强学习乡土文化的主动性,认真地配合教师参加乡土美术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体验乡土美术,从而提升教学成效和教学效率。

(二)不断开展教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培训力度的持续加大,农村地区学校的教师业务水平都有了一定提高,已初步具备了挖掘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以及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为此,农村小学美术类教师可以更大范围尝试教学改革,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载体,加快构建本校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体系,丰富美术课程资源、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具体可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增添本土化教学内容。教师要广泛收集整理并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本土化内容加入其中,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让乡土美术教育資源凸显价值。第二,要改良教学方式。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生动和谐的氛围,与学生保持良性互动,充分给予学生表现机会,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自然景点写生,让学生享受乡土美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还可以定期开展乡土美术作品大赛,让学生展现自己所发现的身边的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

(三)不断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均可参与其中。教师改善教学评价,通过评价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及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改变评价标准。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还要关注学生对乡土美术元素的运用,也要重视学生对画作的创新,要利用综合性指标去评价学生,让学生得到客观、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找出问题,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第二个方面是增加评价主体。教师要参考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通过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来提升评价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乡土课程建设。同时,教师尊重学生反馈,通过学生评价来找出教学不足之处。

三、结语

农村小学美术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广阔前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快速发展,过去许多分散于各处、甚至逐步消失的优秀乡土文化,如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又得以重生、恢复,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美术元素是农村小学美术课程取之不尽的重要教育资源。当然,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依赖于教师长期的细心观察、用心体会,以及有计划、有准备的坚守和投入,需要教师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同时,教师要持续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善考核评价,促进乡土美术教育发展,提升学生美术及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美育水平,将农村学生更好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韦秀鲜.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4(6).

[2]张娴.浅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新途径[J].学周刊,2018(12).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郑雅芬(1990.11— ),女,土家族,湖南常德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农村美术教育。

冷崇师(1989.6— ),男,汉族,江西九江人,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美术课开发农村小学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