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学习的探索与研究

2019-05-04李兴文

学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学科素养高中化学

摘 要:“问题解决”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和对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科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学习展开一些探索和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5-004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036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公民。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其中,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问题解决式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通过由浅到深的问题引导,从而逐步深入解决所学知识的内容。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去理解知识的内涵。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引导

从课堂教学来说,将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一系列问题巧妙地连接起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充分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未知知识。常见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引导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引经据典。例如,在学习金属冶炼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再比如,在讲解“乙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开题引入,利用学生学习过的有关描写酒的诗句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生活常识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常识、化学经验等都可以成为课堂的内容。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我们经常遇到,但是学生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现象的原理,如利用食醋去除水垢、利用酒精做燃料等等,不胜枚举。

3.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问题设置也要讲究层次性和梯度性。常见的模式:(1)从已学知识或常见问题引入,提起学生的兴趣;(2)由简单问题开始破题,中等难度问题进入区分;(3)重点、难点问题进入实质和内含。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利用问题一:初中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它是怎么定义的?(有氧原子得失的反应)问题二:看看这些反应中它们的化合价都有什么变化?(有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问题三: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它们化合价的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由浅到深知道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4.问题设置的逻辑性。化学教学是建立在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上的,化学知识的迁移和联系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问题的设置也要符合其逻辑性。例如,在教学“浓硫酸”时,浓硫酸稀释时要将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一:稀释浓硫酸时要怎么做?问题二:为什么这么做?问题三:不这么做会怎么样?问题四:出现问题,该怎么处理?通过逐步设疑,环环相扣,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体现出来。

二、问题解决式学习的优势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问题式的学习可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再加上趣味性知识的加入,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大为改观。

2.问题解决式学习体现了学习的延展性,也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已学知识探索未知知识,做到了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有效結合。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只是这个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要鼓励学生通过多样方法和策略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的问题质疑能力,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问题引入,最后以解决问题结束。通过长期的实践,学生逐渐养成了很好的问题质疑能力,也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问题解决式学习的缺点

1.如何有效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在解决一些问题时问题的难度、切入点、落脚点的选择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再者,每一位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知识储备都不尽相同,在个体问题的处理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疑惑。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求教师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授课知识的梯度,备好每一节课。

2.教学课堂中师生角色的转换问题。新课改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问题解决式学习正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角色区分不明显的现象。如何做到角色兼顾也是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问题解决式学习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素养,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发展和升华。

参考文献:

[1]陈瑞雪,陶秀梅,兰俊耀.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1(6).

[2]殷彦宏.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中数理化,2018(10).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李兴文(1982.4— ),男,甘肃临泽人,讲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学科素养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