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探索与实践

2019-05-04白静

都市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脱贫攻坚

白静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新时代建设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尤为关键,探索并建立新时代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立长效性的农村意识形态教育机制很有必要。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 脱贫攻坚 新时代乡村意识形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做出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建立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文化基礎,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遵循。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纵观历史,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我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向,更关系到党的统治基础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新时代建设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尤为关键,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脱贫攻坚战”并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背景下,持续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工作很有必要,探索并建立新时代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建立长效性的农村意识形态教育机制,有利于团结广大农民群众更积极的投入到新时期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利于巩固我党在基层的统治基础,有利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善治乡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需要有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一.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基层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一线领导力

在广大农村地区,村一级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桥头堡,同时也是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加强村级党支部意识形态领工作领导力,首先要着力提升村级党支部书记的意识形态素养和工作能力;村级党支部书记是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村级党支部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就要加强对其意识形态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多层次的系统培训,让基层党支部熟悉新时期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并掌握工作方法,提升政治站位与意识形态素养,切实履行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总抓手的职责。其次,要提升基层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的融合程度,做到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双推进,双提升;在当前脱贫攻坚战背景下,做好党建促扶贫的同时,也要做好意识形态促扶贫工作,在加强脱贫群众感恩教育、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方面,要积极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巩固群众跟党走的自觉意识,巩固我党在基层的统治权威。

二.建立长效的农村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与机制

当前,广大农村地区进入了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新时期农村地区意识形态工作更加迫切的需要建立长效性的工作体系与机制,尤为关键的就是建立意识形态教育机制。新时期农村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与机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首先可以在农村地区广泛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三农”问题讲习所,作为当地意识形态教育中心;讲习所的设立一是要组建高素质的讲师团队,意识形态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讲师团队除了要具有专业本领,还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较高的意识形态素养。二是要形成常态化的既有标准又因地制宜的讲习教育模式,在基层地区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一定要注重长期累积,讲习所要经常讲,长期讲,彻底占领农村地区意识形态领导高地。三是要培养当地的讲师队伍,着重培养当地党员和先进群众,在脱贫攻坚时期,要特别重视对基层致富带头人和脱贫典型的培养,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将意识形态教育与激发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有效结合。其次是融合各类农村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例如“自强、感恩、诚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就可以很好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再者,农村地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深入村民,贴近民意,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可以建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团体,结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并与习近平新时代“三农”讲习所探索制定标准化的学习方案,做到有反馈可检验的教育学习。

三.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善治”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建立新时代乡村价值体系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再次被提出,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景。在探索建立“善治”乡村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党在农村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充分融入其中,不能缺席。首先,党的领导是“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根本,要确保党对乡村的领导,维护党在乡村治理中的权威,巩固党在乡村基层的统治基础,就要靠扎实的乡村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其次在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依靠德治促进民风、民俗、民习改良过程中,坚持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引导力就成为关键导向。在探索建立“善治”乡村治理体系并形成新时代乡村价值体系过程中,始终要把乡村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最符合当下国情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乡村价值体系建设中,确保党对乡村治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乡村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灵魂,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农村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与价值体系,建立乡村基层意识形态教育体系是我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以意识形态工作唤醒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彻底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把群众思想统一到党的伟大事业中来。不断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统治基础,要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特别要提高村级党支部书记的意识形态工作素养与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设好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立健全农村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机制将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建立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脱贫攻坚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意识形态观述论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