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促进教师学术职业发展

2019-05-04郝国良黄忠兵

都市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督评价

郝国良 黄忠兵

摘 要: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本文以J大学为例,介绍了集“多元监控、分类评价、引领整改、持续提高”于一体的“三全一化、四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教学质量 监督 评价 学术职业

教师学术职业发展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J大学着眼长效,采取措施,积极加强制度和平台建设,构建以“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为基础,以“常态化运行”为特色,集“多元监控、分类评价、引领整改、持续提高”于一体的“三全一化、四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一、完善教学制度建设,健全人才培养标准

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关于实施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导教学单位实施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出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的通知》,修订《普通本科学生课程考核管理规定》、《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普通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严格课堂管理,健全课程考核评价质量标准,实施教考分离制度、学业警示制度和降级试读制度,完善毕业目标达成性评价。

二、推进教学平台建设,落实教学监督评价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申请建设示范“智慧课堂”293门,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情评价、学情评价和教学监督。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平台,优化审核评估、学院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报告、监控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开发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试行课程评价。强化课堂教风督导学风巡查和定期通报制度,对教风、学风和到课率情况进行全程督查。2017-2018学年共实施课堂督查32次,课堂抽查576次,发布课堂信息通报15次,通报良好课堂560个,异常课堂125个。全校本科学生平均到课率由92.74%上升至94.22%,上升1.48%。引导各教学单位实施包含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在内、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三、开拓教学反馈渠道,追溯问题疑难根源

规范两周一次的教学院长例会制度和每月一次的学生工作联席会制度,及时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信息,交流成熟经验,督促整改落实。优化学生网评系统,持续开发管理端数据统计、手机APP评教功能、师生端信息展示及反馈功能。2017-2018学年共获取师生网评信息55593条。加快推进“学习通”和“雨课堂”等智慧课堂平台建设,借助智慧工具,适时进行教学互动及作业反馈。加强督导听课反馈,对学生网评靠后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组团式听课,现场进行交流和反馈意见。建立教师课程教学档案,以学期为单位,将教学运行、建设、巡查、督导、监控、评价材料分类梳理,向教学单位进行反馈,督促整改。

四、启动教学整改机制,适时调整培养方案

落实教学工作警示机制,严格教学问题责任追究。2017-2018学年下学期对课堂巡查和针对性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实施了约谈。以自然年为单位,建立教学目标台账,与年终绩效挂钩,落实教学单位教学目标责任制。实行课堂教风督导学风巡查和教学信息通报“回头看”制度,持续关注教学单位教学信息通报落实情况以及多次课堂督查被通报的教师和班级。四是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加强在校学生学习成效跟踪评价。定期召开用人单位、毕业生和学生家长座谈会,开展毕业学生工作成效跟踪评价。根据反馈意见适时调整年度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专业建设规划和课程设置。从2018-2019第一学期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思想大讨论,聚焦质量主题,增进教学共识。

五、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升督导专业水平

组织督导组专家定期参加国内培训,深刻领会最新教育理念,深入学习督导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交流督导经验,提高督导水平。增加院校两级督导队伍人数,加大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責任心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的聘请力度。科学分工,实施对口学院负责制和轮换制。校督导组根据学科背景配备分组,以年为单位进行轮换,对负责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议和指导,及时反馈教学工作信息,保证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实施督导组激励机制,对落实督导任务彻底、责任心强、工作贡献突出的督导专家适时进行奖励,增强荣誉感,激发工作热情。

随着持续的狠抓落实,J大学原有决策管理、资源保障、监测评价和反馈改进等质量保障环节补不断补齐短板,充实内涵,衔接更加有力,初步形成了“质量标准-政策执行-信息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流程和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建立了质量意识清、质量目标明、质量管理严、质量责任强的质量制度文化和质量监控队伍,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有力的推动了教师学术职业的长足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盈盈. 中国学术职业吸引力的制度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文,2007,56.

[2] 李志峰,沈红. 论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6):846-849.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地方高校学术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变革研究”(2014PY69);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研究”(15308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对策研究”(KJ1500531)

作者简介:郝国良(1982-),河北邢台人,男,汉族,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黄忠兵(1967-),四川资阳人,男,汉族,重庆交通大学人事处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督评价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什么是四个监督?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