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支架式”教学,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
2019-05-04吴照东
吴照东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因此教师在设法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时,可以考虑将“支架式”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遵循发展理论,建立化学框架;发挥节点作用,有效突破学习瓶颈;引导独立探究,提升学生自主建构能力以及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实现知识深度交流。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化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1-0068-02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由于学习难度逐渐加深,学生在某些知识的学习上可能会有些吃力。因此,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基础概念,学会高效率地自主学习,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今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支架式”教学,是一种能够给学生提供学习“脚手架”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实现高效学习,从而大幅度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遵循发展理论,建立框架
“支架式”教学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上衍生而来的,遵循该理论建立化学学科的知识框架,能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只有构建好“支架”,才能让学生稳固地向上攀爬,到达学习的高峰。在化学学习中,“支架”就是学习新知识中的一个个台阶,只有先把基础做好,搭好台阶,才能顺利引导学生学好化学,因此建立框架是“支架式”教学的重要步骤。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章节时,学生总是会出现对新知识不能理解,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的情况。这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搭建起学习新知识的“脚手架”,建立学科知识框架。首先,要学习好物质的量浓度,就需要理解好其相关概念。这里涉及“浓度”的概念,教师可以用之前讲过的“密度”概念来类比。密度公式为ρ = m/V,物质的量浓度公式为c = n/V,这样就能很好地将物质的量的概念代入,由此出发再去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其次,还需要让学生掌握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之间的关系,从溶质的质量m出发,m溶质= ρVW,同时m溶质= cVM,其中M为溶质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这样比较,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转换。最后,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巩固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由此可见,通过联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支架”的构建,并建立起相关知识的框架,能够帮助学生利用搭建好的“脚手架”来理解新知识,使学生在逐步向上攀登的过程中不觉得那么费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发挥节点作用,突破瓶颈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遇到困难进入瓶颈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有些学生容易在这时候产生厌学心理,放弃学习。因此,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支架中的节点,发挥好节点的作用,帮助学生,使其既能够顺利突破学习瓶颈,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又能够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摆脱依赖心理。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章节时,需要学生做一个化学实验,即学会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中,由于实验的各种不确定性,学生总是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这时候,教师需要发挥好节点的作用,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去主动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如,有的学生配制的浓度偏高,但是又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教师可以采取逐点询问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实验操作过程,并进行反思:称量药品时天平操作是否恰当?溶液转移时是否洗涤了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视线的方向是否正确?等等。通过这些节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错误之处,从而顺利突破实验瓶颈,顺利完成实验。
由此可见,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节点的作用,在关键之处为学生排忧解难,给学生以鼓励与支持。支架的构建离不开每一个小节点,正是节点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才使得支架能够顺利体现其功能。因此,在学生遇到学习瓶颈的时候,教师要发挥好节点的作用,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三、引导独立探索,自主建构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是在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先帮助学生搭建好知识框架,再利用知识框架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在实施引导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要有清晰的思路,如何逐渐深入地将知识更好地传达给学生是很关键的一点。因此,教师需要设计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总是分不清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什么是被氧化,什么是被还原,等等。这时候,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最基本的概念,还要搭建好“支架”,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做好铺垫。如,判断“3Cu+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这个方程式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并说出哪些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哪些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通过化合价的变化,可以看出Cu的化合价从0升到+2,N的化合价从+5降到+2。因此可以判断出Cu失去电子,充当还原剂,其发生的是氧化反应;HNO3得到电子,充当氧化剂,其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通过这样完整的分析,学生能够清楚地辨析反应中的还原剂和氧化剂,也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由此可见,正是有了教师这种具有层次性的引导,有了知识框架的构建,学生才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才有了思维的方向。在“支架式”教学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有了自主探索的方向,这有助于实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标。
四、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实现深度交流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时地安排一些小组讨论时间,给学生足够的合作探究空间,这样能够解决一些学生的思维遗留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在“支架式”教学的帮助下,形成一种思维共享的模式,学生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学习的思维更加清晰,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本质。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依据,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讲一下怎么进行物质的分类以及为什么这样分类,其依据是什么。因为物质的分类可以有多种形式,所以学生在独自进行分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遗漏、分类不全的情况。这时候,教师可以搭建一个集体讨论的支架,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让学生集体共享思维成果,深入交流讨论。学生甲说:“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两种,依据是物质的种类数。”学生乙说:“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依据是元素的种类数。”学生丙补充道:“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分类的依据是物质的组成。”而有的学生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化合物,如氧化物(FeO)、酸(HCl)、盐(Na2CO3)等。
由此可见,正是通过这种集体讨论的形式,学生的思维成果得到共享,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支架式”教学中发挥节点作用,可及时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克服困难;借助支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集体共享思维成果,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化,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