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数学课程内容的一点尝试
2019-05-03笃闻鸣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版本也不断更新,各个地区都针对不同地域学生、学情的特点编制了课本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学案也逐渐兴起,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载体。本文针对苏科版教材的特点,对导学案的编制进行了小小的尝试与整合。
关键词:数学课程;整合内容;设计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2-0062-02
引 言
“数量的变化”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中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五章是“一次函数”。教材在此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实例,以表格的方式呈现数量的变化,以引导学生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信息,感受数量变化之间的联系,并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第二课时主要通过表格、图形、数学表达式等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反映数量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记录、描述数量的变化的优势与不足[1]。
笔者通过备课,发现本节知识安排2课时稍显拖沓。从教学内容上看,尤其是第一课时只是围绕表格的呈现方式展开,教学内容显得单薄。学生通过两课时来学习数量的变化,学习时间稍长了一点,对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的关联感受不深。
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充满了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师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所以,笔者对本节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决定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教学。
下面将本节课的部分课堂实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感受数量的变化;理解并会运用表格、图形、数学式,记录、描绘或表示变化的数量。(2)能根据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3)学会从表格、图形、数学表达式中获取信息,发展通过数据分析进行预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教学目标(1)是将两课时的学习目标进行整合,在一课时中呈现三种表示数量变化的方式;教学目标(2)是让学生从不同的呈现方式中,感受到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3)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数据进行初步的预测与分析。)
二、教学过程
1.预习内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都发现生活中有些数量会随着另一个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1)请你分析下面的这个例子:有10个箱子,一个人每次只能搬动一个箱子。小明想搬走这10个箱子,那么小明要搬几次呢?有同学说,搬箱子的人越多,次数就越少,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在这个过程中,有变化的数量吗?
(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y=5,你能确定y的值吗?
(3)数学作业本的单价是0.5元/本,如果小亮要买数学作业本,他该花多少钱呢?
(4)在上面二元一次方程x+y=5,与买单价为0.5元/本的数学作业本的例子中,你感觉每个例子中有几个变化的数量呢?这些变化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说明: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表格、图形、数学式三种方式直接呈现变化过程。笔者对教材中的情境进行了一些整合,主要设计了三个具体实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数量随另一个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类比、归纳这些实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直观的数学认识,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数量变化的过程,感受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
(5)据调查统计发现,男生的标准体重有一种计算方法,即y=x-100- (x-150),其中y表示男生的标准体重(单位:kg),x表示男生的身高(单位:cm)。如身高170cm的男生,他的标准体重为y=170-100- (170-150)=65(kg),即身高为170cm的男生的标准体重为65kg。
①请按照上面的内容,填写下表(见表1)。
②图1是根据男生、女生的标准体重制作成的统计图,请你简要分析一下男生、女生的标准体重的变化情况。
③如果男生的身高是160cm,那么他的标准体重是多少kg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明:此题的设计主要反映表格、图形、数学式三种不同的描述数量变化的方式,也可以表示同一个变化过程。通过表格、图形、数学式三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个标准体重与男生身高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体会三种呈现方式的特点与不足)
2.例题讲解
例1,为了掌握水库蓄水情况,需观测水库的水位变化。表2是汛期某水库管理人员记录的一周内水位的变化情况(正数表示高于警戒水位的部分,负数表示低于警戒水位的部分)。
(1)观察并寫出相邻两天的水位变化情况。
(2)与前面的一天相比,哪一天的水位变化最大,哪一天的水位变化最小?
(说明:学生在例1中,能够明确感受到水位的变化有关联,因此学生在回答时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法,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体会到当天的水位随着前一天的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学生通过分析例题,强化了对数量变化的理解,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
例2 ,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前进,试根据路程s(m) 与时间t(s)关系填空(见表3)。
(1)当t的值越来越大时,s 的值如何变化?
(2)能用一个数学式描述s的变化规律吗?
(3)请用一个图形来描述s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说明:通过小问题的形式,从表格到数学式,最后用图形描述数量的变化趋势,三种呈现数量变化的方式逐步出现,步步深入,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参照预习内容中第3题,画出例2的图形,并且及时明确画图的步骤,为后续函数图像的画图打好基础)
3. 反馈练习
例3,见图2,以均匀的倒水速度(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向图中的圆柱体容器中注水。圆柱体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注水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图形可表示为(见图3)( )。
例4,表4是丽丽打长途电话的几次收费记录。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电话费,那么随着x的變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3)从表中你能知道打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是每分钟多少元吗?y与x之间有什么关系?
(4)若丽丽打了5min电话,则需付多少元电话费?
(5)请你帮丽丽预测一下,如果打10min的电话,需付多少元电话费?
结 语
(1)本节课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数量的变化,使其能够体会到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并学会用表格、图形、数学式,记录、描绘或表示变化的数量。此环节是在课前预习中完成的,再通过课堂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是根据预习内容中的练习3中用图形表示数量变化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模仿画出图形。学生通过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用图形表示数量变化的方式。
(2)本节课将需要两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用一课时完成,所以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充满了内在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中,由于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难度等,编者有时会将具有某些联系的内容放在不同的章节。教材是供教师使用的重要教学材料,但笔者认为,有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3)从笔者的预期来看,笔者希望通过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内,将数量之间的变化联系及表示数量变换的三种呈现方式,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合作讨论、课堂探究的过程,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养与能力。从实际效果上看,整个课堂从鲜活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的认知入手,构建数学概念,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比较、交流、归纳,使学生在有效的活动经历中获得数学体验;从内容结构上看,本节课整合了两课时的知识,教学内容也相对充实、完整,逻辑线路明晰。
[参考文献]
史宁中.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笃闻鸣(1980.8—),男,江苏南京人,现任南京市第十八中学学生服务中心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德育工作带头人,先进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