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浅析
2019-05-02宋维刚
宋维刚
【内容摘要】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思维的角度与方法的新颖,是一种复杂性较强的综合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的融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对如何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 融入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鼓励学生去探究新颖的结论与独到的观念,打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性,从创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学生自身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与基本的数学素养。创新思维是现代化社会人才重要的标志。创新思维是创造者为了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利用凝聚于大脑内的各种知识单元和各种感性知识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合、重新调整,从而获得了一些新观念、新思想的思维过程。为更好的融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需:
一、激發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性和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何谈创新与应用能力呢?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对于哪个学科的兴趣较高,哪个学科的成绩也就最好。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围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因材施教,才能够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觉得学习的内容有意义有价值的时候,才会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去探索问题解答的新颖方法与思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创新应用能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等差比数列求和相关内容时,笔者就是采取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故事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在玫瑰小镇中住着一位百万富翁与一位流浪汉。一天,流浪汉找到富翁说要与他作一笔交易。流浪汉拿出提前备好的合同,合同以一个月为期限,合同的内容是:富翁第一天给流浪汉一分钱,第二天给两分,第三天给四分,以此类推,每天的钱都是前一天的两倍,待一个月期满时,流浪汉一次性给富翁三百万。富翁听了欣喜若狂,马上签了合同。”“同学们,大家算一算最后富翁能够赚到钱呢?”由于计算内容过于复杂,同学们一时计算不出来,这时笔者就引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内容,帮助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二、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希望得到教师与他人的认可,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失败,会严重的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根据学生自我成就感较强这一特点,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轻松、平等、自由的平台给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使学生在高昂的兴致与情绪下去学习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情材料,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学生领会数学知识的创新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而且还会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了数学的价值与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勇气。例如,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章节时,笔者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教材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骑自行车最省力?”“骑车的力度强度与坡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主的探究直线的斜角与斜率的概念,利用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这种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探究问题,深层次的去思考问题,构建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标新立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一名现代化社会教育工作者,单纯靠传统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够的。现代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探索新颖的、趣味性强、有效的教学模式,例如演绎法、问题设置解答法等,都是较为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迪学生尝试多角度的理解和分析问题,克服传统思维定势的干扰,标新立异,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充分的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以及创新性,鼓励学生对于常规的问题进行快速解决和分类、分版块记忆和储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练习课与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是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巧妙的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