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聆听——音乐学习的有效策略

2019-05-02高阳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5期
关键词:茉莉花律动旋律

高阳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聆听,立足于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

一、反复聆听,加深听觉认知

反复聆听不仅是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形式和方法,也是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途径。如在欣赏《沃尔塔瓦河》时,对主题音乐,我就采用了反复聆听的方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河水的源头开始描写,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尔塔瓦河主题由一个宽广的、律动性很强的旋律来表现,由全体乐队演奏,这支旋律接近捷克民歌,它朴素、抒情,蕴含着作者炽热的爱,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向前翻滚、奔腾。我介绍学生在欣赏沃尔塔瓦河图片的同时,先聆听第一主题,激发学生想象力;然后,再聆听第一主题的合唱;最后让学生哼唱主题,并合唱主题。在多次反复聆听之后,学生对主题音乐的熟悉度就提高了,为后面的全曲欣赏很好地作了铺垫,并为作品曲式的呈示作了伏笔。

二、多感官参与,带动听觉欣赏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音乐聆听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们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一个音乐作品是由多方面的元素组成的,节拍、节奏、音高、速度、情绪、强弱变化都影响着作品的表现。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作品时,仅仅关注它的节拍、节奏、情绪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设计中,在首先发展听觉感受的同时,应适当地发展视觉感受、触觉感受、肢体语言的感受,以帮助学生的听觉感受,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在聆听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音乐是富于创造性的,每个人对音乐的感悟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套曲《梦幻曲》时,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对作品的理解,用艺术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欣赏大提琴独奏《梦幻曲》,比较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同一首乐曲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色的不同美感。学生总结出钢琴的音色让人的心情放松,更适合表现梦幻的色彩,大提琴深情委婉比较有韵味,适合表现悠长的旋律,能很好地体现乐曲的连贯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可以用律动和舞蹈来带动听觉。律动和舞蹈本身就与音乐情感密不可分。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音乐,使自己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听音乐上。在欣赏《快乐的啰嗦》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他们有的晃动着身子,随着节奏摇摆;有的情不自禁的跳起了舞蹈;有的拿起响板,打起了节奏……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地表现着,体会着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愉悦了身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走进音乐,并通过参与而认真地聆听音乐、领悟音乐、享受音乐。

三、感受音乐,鉴赏音乐

“感受和鉴赏”是音乐课程的重要领域,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唱歌、跳舞、游戏、演奏都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由感性的聆听音乐到理性的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辨析音乐,是有效音乐课堂的重要任务。

在常态的音乐课上,我立足音樂课堂,以常见的音乐基本要素为抓手,在学生直观感知作品的同时,分析作品的曲式、体裁、调性、风格、节奏及作品的题材、作曲家生平等方面,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学习《茉莉芬芳》时,以中国民歌《茉莉花》为载体,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当学生流畅地唱完中国民歌《茉莉花》后,我提出了问题:“你还知道其他的茉莉花吗?”“我会唱我们江苏的《茉莉花》。”学生纷纷指着教材上的曲谱,“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唱我们家乡的《茉莉花》吧。”我让学生欣赏并演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且按照教材,把二首《茉莉花》以高低声部排列了,以合唱的方式演唱了一遍。学生们惊讶的发现,二首歌曲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音乐效果非常好。“老师,为什么两首不同的《茉莉花》可以合起来唱呢?而且还这样动听?”学生对我提出了疑问。面对着好问的学生,我从曲调唱腔、旋律、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两首民歌都是五声徵调式(5 6 1 2 3 5),调式相同,骨干音和结构两者都很相似。因此,二个旋律在平行进行时,没有不谐和的感觉。但在润腔上二者区别较大,后者在润腔上具有浓厚的河北特色,拖腔里还吸取了当地戏剧唱腔的特点。二者在韵味风格上却迥然不同。在旋律上,江苏的《茉莉花》较委婉、秀丽,旋律上的多以级进为主,采用回旋、环绕式的音乐进行方式,而中国民歌《茉莉花》则显得更大气,在结构上,江苏的《茉莉花》结构更为规整。通过我的分析、讲解、比较,学生对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猜你喜欢

茉莉花律动旋律
春天的旋律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茉莉花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