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皇帝生儿子
2019-04-30狸小胖
狸小胖
据不知哪代传下来的老故事,北魏曾施行过“立子杀母”的條令,于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按这个条令,处死了为自己生下长子的夫人刘氏。
现在虽不知“立子杀母”的原始出处,但北魏的史料中有迹可循。在拓跋珪的前几代,北魏还没建立,处于代国段位,有个领导叫拓跋猗迤,他的皇后祁氏就是个厉害角色,不但干政,还杀了某任代王。祁氏扶儿子即位,自己摄政,搞得外人以为代国由女性统治。
有这样的殷鉴,为了稳固好不容易建立的北魏,拓跋珪当然会“立子杀母”。此后北魏才把这个条令确立下来,以后的几届皇后都在儿子被确立为继承人后赴死。
比起儿子将来继承大统的荣光,北魏后妃大多有了完全现代化的自我意识,很多人不愿生子,于是后宫争宠的血腥局面控制下来,形成一种独特的现象——后妃不愿被皇帝临幸,即使被临幸也不愿怀孕,恨不得吃遍避孕药;即使怀孕了,打胎药也敢吃,如果打不掉,就祈祷怀的是女孩;如果前面已经有人生了长子,也祈祷自己不要排在第二、第三位生儿子,毕竟那时孩子夭折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这时,一个女人挺身而出,反对这一现象。她姓胡,是宣武帝的妃子,地位是世妇之一的承华,在后妃里是垫底的存在。胡承华常义正词严地对后宫姐妹说:“怎么能因为怕死就让皇家绝后呢?”
后来胡承华率先怀孕,姐妹们一点都不妒忌,反而很担忧,不断地给她讲“立子杀母”的故事。胡承华置之不理,还在夜深人静时祈祷自己怀的就是儿子,将来能继承大统。后来,胡承华生的就是儿子,又是宣武帝的长子,顺利成了太子。
胡承华作为后官位分倒数的世妇,居然能生出皇帝的长子,背后还是有不少安排的。宣武帝的皇后高氏善妒,其他妃子很难得到召幸,也就没机会生孩子了。高氏生了一个男婴,但没多久就早夭了,后人推测极有可能是高氏亲手杀的。高氏的如意算盘是:自己不当牺牲品,但可从后宫选个位分极低的人来生儿子,再按规矩处死生母,以后她就能既有儿子又当太后了。
但奇迹随之发生了,由于宣武帝的儿子都早天,胡承华之子是唯一活着的皇子,宣武帝很高兴,不但没按旧例处死她,反而将她升为充华。高氏的如意算盘没打响,倒把自己折进去了。后来宣武帝去世,胡氏的儿子接班,胡氏趁机把高氏踹出宫当了尼姑,又找个理由轻轻松松地处死了她。
为什么历代钢铁般的规矩到胡氏这里却幸运地拐了弯?除了宣武帝感念胡氏的大义凛然,有人指出,这和当时北魏信奉佛教有关。佛教宗旨尤为重视生命,作为信徒的皇族怎能轻易背叛人道主义?真是听佛的就背叛祖宗、听祖宗的对不起佛,为难的宣武帝恨不得唱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过,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北魏创立这个制度是为了杜绝“子弱母壮”、外戚篡权等情况,结果就这一次放松,北魏的油门就被成为太后的胡氏一脚踩到底,加速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