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2019-04-30殷雯雯白旻昱陈绪丰程兆忠
殷雯雯 白旻昱 陈绪丰 程兆忠
【前 言】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其中,PTE起病隐匿,死亡率较高[1],部分与DVT脱落有关,其稳定性与多因素相关,探究DVT合并PTE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预防、预后尤为重要。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4-03-257-01
1 系统性疾病
1.1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通过作用于多种血流因素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2]。其中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淤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过度活化、纤维蛋白更新加快,抗凝物质减少致血液高凝状态。部分心脏器质性病变可发展为心力衰竭,损伤血管内皮,易形成血栓。脑血管病患者常因活动障碍而制动,引起肢体静脉回流不畅,直接引起VTE。
1.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导致高凝状态,放、化疗引起的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均增加VTE风险[3]。其中肺恶性肿瘤发生DVT及PTE的可能更大,与缺血缺氧致肺动脉及肺血管床损害有关。
1.3 外伤手术史 外伤及手术患者局部发生炎症反应,炎性介质可引起血管损伤,术后长期制动,形成高凝状态,极易形成DVT,血栓可脱落随血流至各系统。另外,腔镜手术引起腹腔压力变化,对下肢血管压力、血流速度均有所影响,较其他外科手术更易形成血栓脱落,成为DVT合并PTE的高危因素。
2 血凝相关指标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反映了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后凝血因子的消耗情况[4],随着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凝血酶原时间又逐渐缩短,血液为高凝状态,研究证实,凝血酶原时间值越低[5],术前越易发生血栓;对于内科病人来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为DVT合并PTE的独立危险因素[6]。
3 血小板相关参数
血小板参与血栓多个环节,内皮受损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介质促进血栓形成,血小板数量、质量异常可引起血栓形成,体积大的血小板具有更大的促凝活性[7];外周血小板数因血栓消耗降低,间接引起MPV升高,因故血小板参数在对急性PTE的诊断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有参考价值[8]。
4 血脂水平
有研究发现 ,血脂水平同PTE严重程度成反比[9],原因为炎症抑制脂质的吸收转运,影响胆固醇合成[10],而脂质在正常肺组织的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 有研究表明胆固醇对急性肺损伤后炎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1]。而血脂异常是否是DVT合并PTE的独立危险因素暂无人研究,更多的实验有必要进行以探究血脂异常与DVT、PTE之间的关系。
5 总结
PTE是DVT常见并发症, 常危及患者生命。故临床医生对深静脉血栓应减少漏诊、误诊,建立DVT合并PTE的预测模型尤为重要,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VTE患者的预后。更大的样本量及更缜密的实验设计需要进行,以探究DVT合并PTE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Liu M,Cui A,Zhai Z G,etal。Incidence of pleural effusion in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J].Chin Med J (Engl),2015,128(8):1032-1036
[2]冯玉倩,张少韶,余淼,杨慧敏,龙琦,丁培武,王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的危險因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03):319-323.
[3]高丽霞,吴克雄,胡军,张学平,东传令,代静,戴菁,王云霞.肿瘤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08):1296-1299.
[4]潘佳佳.妇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评估和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22):2723-2724.
[5]彭澎,沈铿.妇科疾病患者发生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和症状性肺栓塞的临床对比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4,23(04):264-270.
[6]徐初锋. 单中心直肠癌术后VTE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危险因素分析[D].西安医学院,2017.
[7]Park Y,Schoene N,Haris W. Mean platelet volume as an indicator of platelet activation: methodological issues [J]. Platelets,2002,13(5) : 301 -306.
[8]张向峰. 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A].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11:3.
[9]Cheng KH, Chu CS, Lin TH, et al. Lipid paradox in 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the association with 30-day in-hospital mortality. Crit Care Med, 2015, 43(6):1255-1264.
[10]McCrae KC, Weltman B, Alyward S, et al. The effect of elevated dietary cholesterol on pulmonary surfactant function in adolescent mice. Pediatr Pulmonol, 2008, 43(5):426-434.
[11]Konstantinides S, Torbicki A, Agnelli G, et al. 2014 ESC c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9, 29(18):997-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