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要懂点文字学知识
2019-04-30魏星
魏星
【摘要】学写汉字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运用文字学知识,分析汉字的初始字形所表达的含义,来达到认识汉字、记住汉字、学写汉字,进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文字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一改从笔顺笔画入手学习偏旁部首的传统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字学; 说文解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赴泰旅游的中国游客与日俱增,泰国本土服务业对于汉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汉语热也在泰国不断升温。2006年3月泰国孔敬大学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办了孔敬地区第一家孔子学院,从中国来的大学对外汉语实习生也分布在泰国各地的中小学之中教授中文,我所任教的中学位于距孔敬市30公里的村镇中学Bua Yai school。
泰国的村镇中学与城市内学校不同,这里的学生基础薄弱,英语口语较差,汉语教材陈旧,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也较为落后。每个学期这所学校都会聘请新的中文老师,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于教学的不连贯,导致了这所学校的学生对中文学习兴趣不强。这里的学生普遍掌握了汉语拼音以及“你好”“谢谢”“再见”等常用汉语,但是在学写汉字方面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了畏难心理,有些学生只愿意写拼音而不愿意写汉字。
就现在许多学校学写汉字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是从字音、字形、笔画、笔顺、偏旁部首来进行教学。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往往一知半解,许多学生把学写汉字当成是在画画,出现了写下了汉字不记得念什么,认识拼音不会写汉字的情况。中国的汉字与字母文字不同,在字形与字音方面联系得不是特别紧密,同时汉字经过了许多次的演变。我们把隶书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把经过隶变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还经过了楷变与简化。这么多次的文字演变使得许多文字字形与造字之初的字形有了天壤之别,单单看现在的文字已经无法看出文字的字意与文化蕴含了。如果从文字学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体构造,探求文字的本身含义,这就使得学生更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与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认识汉字,记住汉字。
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汉字的造字法又进行了分析总结,它们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象形就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艹)是两束草,“门”(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这样的上课类似于看图猜字,极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指事,《说文解字》解释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用来表达抽象事物的一种造字方法,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指示符号。比如“臀”字,就是在人的臀部做一个标记,“终”字是在线头的兩端打上两个大结,表示完结终止,“亦”字,在人的腋下打两点,表示腋下。会意字是运用最多的一种文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像休(休)字:一个人靠在树下表示休息。至(至)字:一个箭头射在地上表示到达。既(既)字:一个人吃过饭,脸朝向另一侧想要离开,标记已经完成的动作。及(及)字: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表示追得上,赶得上。这些字的今体字已经看不出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了,我们通过这样的讲解逐字分析恢复了汉字的原本内涵, 画出图像以后经过简单的引导,学生立刻就会猜出这是什么字。通过对比今文字与甲骨文的变化从而记住汉字,通过这种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这不仅仅是学习汉字的过程,更是了解汉字发展演变和中华文化的过程。
《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收录正篆9353字,重文1163字。这些文字“分别部居,不相杂厕”。《说文》共有540个部首,这些部首按大类又可以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人体类、动物类、植物类、自然界类、器用类、数目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讲授文字的时候也讲授这个字的偏旁笔画,从而触类旁通。看到肉月旁要联想到与身体有关的字,如肝、肾、肺、胖。古人用贝壳作为钱币,看到讠旁要想到与说话有关,如说、读、语。看到疒要想到与疾病有关,如疾、痛、癌等。看到三点水,就会想到与水和河流有关,如江、河、湖、海等。记住了部首,便可以触类旁通,看到这类部首就会想到这一系列的字,避免了张冠李戴。学者崔永华认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汉字本身可分析性,加强对比分析,提高学习者的识记和读写速度。
使用古文字知识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还可以从古文字中窥探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众(众)字是三个人在太阳下劳作,这也印证了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存在。民(民)字是用一根针刺瞎眼睛,可见这个字最早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民的含义,古代本族人被称为人,外族人和俘虏被称为民,为了使得俘虏不逃跑,便刺瞎俘虏的眼睛,这是十分残忍的。弃(弃)字是两只手托着放婴儿的篮子,把婴儿扔出去,这是中国古代祭祀的一种形式。“子墨子曰:……昔者越之东有輆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列子汤问》)我国古代有些地方杀首子后还要食之,这无疑是献新祭后的圣餐的性质,其目的应是祈福、宜弟。还有一些关于古代刑法的字。如刖:刖刑是砍掉人的双脚;剐:剐刑是将人分成几块。通过这些字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上古时代刑法的严酷。有学者指出,殷商时代从牛、从豕的字很多,反映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特点,例如“特”指公牛,“豚”指小猪,从“婚”“娶”等字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婚俗,昏(婚)取(娶)反映了古代的抢亲制度。通过古文字学知识学习字形,我们不仅仅可以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本身意味,更能通过汉字的字形,来窥探上古社会,了解上古社会的风俗传统,最终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我们进行口语交流时,往往会用到数量词,学生们很难理解数量词,在英语中的数量词只有a和an,没有办法用英语去解释得通。学生们不理解为什么要用一支粉笔、一间屋子、一壶酒,为什么不能用一支屋子、一间粉笔。似乎中国人从小就这么说,习以为常但是没有究其本源。我们从古文字学中便可以找到答案。小篆的“支”是一只手拿着一个东西,凡事可以用一只手拿起来的东西我们就用支来表示,比如一支粉笔,屋子不可以用手拿起来所以不可以用支,“间”的字形是一个半包围的结构,这个结构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面有一个肉月像是一个人,有人在的一个空间里我们就可以用数量词间来形容。“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器皿的形状,像我们现在的带盖子的水杯,水杯自然是装液体的,液体才可以用壶这个数量词。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很多人小时候会背的第一首唐诗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床”,真的是睡的床吗?在屋子里,哪里来的月光呢?运用文字学知识就可以解答学生的这个疑惑,这里的“床”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床,从字形中看,床是像茶几一样的东西,唐代人民都是席地而卧,睡的地方叫榻。这里的床是用来拐手的。这个小桌子放在院子里才能看到皎洁的月光。李白是喜爱喝酒的,这一夜李白可能是在院子里喝酒,微醺过后看到眼前月光,他不知道这是地下的霜还是天上的月光。这个“床”字我们要按现在的床的意思来理解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不理解这个“床”字,其后的诗句便也没法说通。“举头望明月”,从字形上我们可以看出,“举”是四只手在往上抛一个什么东西。古时候我们修路,用一个石滚四面绑上绳子,四个人一起用力把石头抛向空中,这个“举”是抬头望的意思,这点也印证了李白不是屋子里看到的月光。“望”,也十分象形,一个人抬头睁着大眼睛在看月亮。最后一句“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这个字显然不是一个人用心在田的意思,还原这个字,上面是一个囟字下面是心,这个字的意思是用心在思考。可见,李白思乡的情绪是从思想上心灵上发出的。
知其然可能只是短暂的记忆,而知其所以然学生一生都忘不了,汉字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我们不能只注重于汉字外形、笔顺笔画书写汉字而要透过汉字字形看到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通过结合文字学知识进行教学,再辅之以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汉字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參考文献
[1]石凤丽.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中汉字教学设计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6.
[2]魏薇.浅谈文字学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4).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