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19-04-30李恬
李恬
【摘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穿越时空,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的情形,诗人更是借此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对于笔者而言,十年的教书育人时光一闪而过,在这段教学生活当中,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快乐与幸福,我喜欢我的课堂和我的孩子们。虽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是那么的开心完美,但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语文教学的快乐。在文中,笔者就对语文教学的经验进行介绍,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情境;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解读语文
也许很多人会说,语文?很重要吗?不是很简单的一门学科吗?上课随便和学生聊聊天,背背写写不就可以了吗?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它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而不是“语文”。而国文指的是受一国的传统熏陶影响而成的文化,这就说明了语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而这文化不是单靠简单的聊天、背背写写就可以被传承。就我认为,学习语文,并不是单单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应当慢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而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
二、语文教学
我喜欢我的语文,我更喜欢我的课堂。通过课堂,我能够和孩子们尽情地交流,倾听他们琅琅的读书声,感受他们潺潺的情思。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会想方设法地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大家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下面我来谈谈我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
(一)读书成诵,情动辞发
走进文章,指导学生朗读。我喜欢朗读,所以我喜欢在我的课堂上让学生们朗读。俗话说“情动而辞发”,正因为有情,才成就了这么多能够收录到书本里的名家名篇。于是,我先让学生体会理解文章的意境,然后朗读,这样才能品味作者的感情历程,读出文章的情感韵味。例如在《雷电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解屈原,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们学到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看到的是一个不屈的灵魂,感受到的是以死殉国的伟大精神。在充分了解了文章的写作意境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屈原,融入屈原的角色,对着天对着地对着世界万物,大声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思,把屈原心中的无奈、愤恨与辛酸读出来。同时我也示范朗读,因为如果老师不示范的话,只让学生读就没有意义了。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分小组和个人朗读,孩子们读得有滋有味,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二)放飞想象,天马行空
在我的课堂上,我喜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书本上的内容讲出来,我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在《岳阳楼记》中,在讲到第四段的时候,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一段。课文原文是这样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编织着画面,如方凯莉是这样写的:“瑟瑟的春风似乎来得有点急促,转辗着岁月的年轮丝丝地漫向碧海青天。斟酌了许久,小鸟清了清嗓子,放出甜美的催眠曲。那悠扬的曲子传到了月宫中,嫦娥害羞了,一舒广袖,一轮明月乘风而来。要看夜空,月宫起舞,楚楚动人,星空壮丽,众星捧月,映入那一望无际的碧海中去,小摇轻舟,驶于如诗如画的境界,水中捞月,奇思妙想,上天摘星,岂不为异想天开,倒不如跟随着舞舞沙鸥去追寻自然淳朴的美,衔一曲新辞留入无奈,去呼唤那美丽的鱼儿,一起游向没有尽头的幽幽大海深处,伴着皎洁的月亮,共赏花的清香。” 看到她写的这些,我不由得惊呆了。不由分说,我把她写的读给大家听,大家听完都齐刷刷地为之鼓掌,她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欢笑。没有想到课本的文章在她的脑海里却是这么的精彩,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词句,或许她的表达还有些稚嫩,但是作为一个初二的学生,能写出这样优美的词句,也真的是很厉害。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同时让课堂多了欢声笑语,大家都很开心,也不为周记的不知所措苦恼了。
(三)文言现象,兴趣斐然
众所周知,语文里面的文言文,學生是比较“不感冒”的,一方面初二的学生对文言文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学生对古文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对文言文比较排斥。那么在上课的时候,我会利用文中的一些比较难的字,把它的原 形——甲骨文画出来,并且介绍它的由来。这么一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没有想到平时天天见面的汉字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意义,于是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因为在介绍甲骨文的时候,我是从它的由来以及意义介绍的,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字义,同时对其他的文字似乎也更亲切了,也更容易理解古文的含义了。例如“薄暮冥冥”里的“冥”字,我把它的图像画在黑板上: ,根据图像,我告诉学生,“冥”的下面是两只手,就是双手把天幕拉下来,既然天幕都拉下来了,说明天黑了。这下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又如《桃花源记》里的“落英缤纷”里的“英”,我把他的图像画在黑板上: ,根据图像,我告诉学生,“英”字是上半部分是草,那么下半部分是从草的中间长出来,那么在草的中间什么长出来呢?当然是花了,所以“落英缤纷” 就是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这样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
(四)古诗吟唱,乐中背诵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是一定会遇到的,那么我在处理诗词教学的时候,遇到合适的古诗词,我会用唱的形式来教学生。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的《水调歌头》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放了王菲唱的版本,大家听完都陶醉了,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说,“哇,好好听呀,苏轼写得真好呀”,我问他哪儿写得好了,他们回答“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得非常好,写出了当时的意境,那是一种淡淡的、清清的、幽幽的感觉;而结尾的祝福又是那么的真切和自然。于是我又唱了一遍给学生听,让大家和我一起唱,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这一节课,大家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我想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还会唱一些古诗歌给学生听。比如有一次我给学生唱《关雎》,虽然唱得不好,大家听了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古典诗词,从这以后,有好几个同学开始天天抱着《中学生初中必备古诗》,我觉得因为我的不好听的歌声,引发了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把兴趣放在首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某件事或是老师采用的某种方法有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只有老师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采用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学习任务,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程金梅,武建时.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