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4-30毕正荣

课外语文·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培养小学生

毕正荣

【摘要】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小学是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阶段,因此,小学教师应在日常授课中运用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提升其表达自信,传授其表达技巧方法,并合理运用适合小学生的训练方法,最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出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表达;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国家对于教师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工作愈加重视,这要求小学教师要对小学生的性格、认知能力等进行掌握,结合课内外资源针对性地激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同时,教师也要增加课堂内外和小学生的互动,为小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口语表达氛围。

一、激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激发出小学生的表达兴趣,为学生营造出快乐的口语表达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保证学生愿意向教师表达,从而逐渐培养出学生口语表达的意愿。

首先,教师在课上课下都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以及兴趣进行熟悉掌握,一方面可以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下发给学生,内容要包含兴趣、家庭背景以及家庭成员关系等,通过班级干部进行收集,随后教师在电脑上进行整理。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将自己放在学生朋友的位置上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中获悉学生的性格特点。如此,教师能够合理制订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教学计划。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例如,很多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葫芦娃》《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片段,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热情,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表达喜欢哪些动画人物以及喜欢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勇于表达。

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出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背景图片等生动地营造出课文片段中描述的气氛,随后让学生根据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也能让学生主动进行创新,最终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提升小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

赞美的言辞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特别是思想还未成熟的小学生,他们在生活中非常渴望获得家长、老师的表扬,这是他们提升自信的动力源泉,能够为他们带来勇气和胆量。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这项性格特点,在其有精彩表现、细微进步时都要不吝赞美之词,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赞美是对他们最大的表扬、奖励以及肯定。在此基础上,学生将会充满积极性,更加勇于表达。

另外,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阶段,不断为学生设立小目标,进而培养各阶段需要掌握的能力。例如,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生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堂学过的字进行“联想”,并将之运用到组词、造句甚至对话中,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表达意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在课堂中针对性地列举出好词好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为其口语表达增添魅力。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成段、成篇的讲话训练,从而培养其语言逻辑组织能力。如此由浅入深的训练模式,能够帮助小学生逐步提升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即使出错,教师也不能严厉批评,而是要通过正激励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背景、出身而差别对待,避免打消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也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细微变化,对那些想说却没有勇气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的眼神或者富有感染力的言语,为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从而逐渐树立起他们的自信。

三、强化小学生口语表达训练

在学习生活中,读书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好词好句,使其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另外,学生对优美词、句、段落以及文章的反复阅读和背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语感,并且让学生在日常对话中有话可说,进而极大地提升其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当合理运用阅读和背诵的训练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课内外文章的阅读和背诵,并非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在教育革新的新时期,教师应当创新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阅读、朗读或者背诵,才能有效让学生参与到训练中来。

另外,小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口语表达练习活动,如讲故事、朗诵比赛、诗歌背诵比赛以及讨论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练习技巧,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母语的热爱之情。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内的朗诵比赛,让学生自选课内外材料,如课内的《桂林山水》、课外的《再别康桥》等,并允许模仿自己喜爱人物的朗诵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努力思考自身模仿人物或者诗、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丰富學生的情感思维。

再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组织小组代表进行抽签游戏,抽签内容包含“游乐园”“商场”“公交车上”等对话情境,让学生根据所抽到的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或模仿所见所闻,或自发构思对话。在组内练习之后,让学生们上台进行表演。这种方法能让学生锻炼在不同情境掌握相应的口语表达技巧,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团队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各项活动进行时,教师要为学生设立“最佳团队”“最佳口才”“最受欢迎”等奖项,教师可以采用“写正字”的计票方式和学生共同公平评选。对于获奖同学,教师除了要进行表扬、鼓励,还要发放一些小礼品作为激励,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最终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中来。

四、在实践中锻炼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丰富的生活阅历是学生有所表达的前提,如今我国教育事业虽然不断革新,但受制于传统学习观念长久的束缚,很多家长甚至教师仍然以提升学习书本知识能力为主要任务,使得很多小学生的业余生活不多甚至没有。而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应用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家长,带领学生多体验现实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多表达自己。另外,教师也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感悟生活真谛、感悟自然之美,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口语表达上的“有感而发”。

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呼吁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家园,也要带领学生真正地亲近大自然,组织学生参加“踏青”等活动,让学生观察自然之美的同时,观察人类生活对于自然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激发出学生的环保观念。在回到学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出感想,随后匿名上交,教师通过筛选,在课堂上朗读出部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所选范文。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家长在闲暇时间带着孩子体验生活,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从而在感情上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论

总体而言,培养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小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寻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激发表达的欲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出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成乐燕.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

[2]李佳贞.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培养小学生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