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19-04-30杨根乔

中州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

杨根乔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在产生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把脉定向、引领导航、组织领导、示范带动、教育引导、坚强后盾等方面存在六个“不够”。其深层原因主要与思想认识影响、素质能力限制、选任后继乏人制约、发挥作用机制缺失等有关。切实解决现存问题,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选拔任用制度、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筑牢监督约束防线、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關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3-0008-05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核心在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灵魂和骨干,其带头人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且质量优良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作用,对于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三农”新活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发挥的情况,2018年5—10月,笔者所在的调研组先后到安徽省部分市(县)委党校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局)级干部进修班、公务员初任班、村书记与社区书记示范培训班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有效率88.75%)。同时,我们还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有些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个别访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梳理总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安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评价。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其作用的发挥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上发挥把脉定向作用不够

当前,农民对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期盼主要集中在产业振兴、家庭增收、村庄建设、养老保障、村务管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尤其是期盼能够享受到各种政策带来的实惠,确保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①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与农民期盼不相适应的是,一些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领悟不透;对本地区发展规划把握不准、执行力较弱;对本村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短板不熟悉;对农民群众基本诉求不了解。总体来看,他们在强化产业支撑、支持创业致富、实施脱贫攻坚等方面把脉定向作用发挥不够。

2.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引领导航作用不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事关提供乡村就业机会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农民最盼望的是有合适的挣钱项目,最关心的是产业振兴。一方面,农民希望村和社区有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带动他们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农民希望产业振兴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持续增加收入。面对新要求,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发展视界不宽、致富思路不清、创新点子不多、发展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工作干劲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基层带头人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3.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不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民群众对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诉求不断提高,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些都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新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有的服务群众意识淡薄,没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贫困群众的诉求无动于衷,导致出现一些群众上访情况;有的对群众生产生活如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问题关心与帮助不够,致使一些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和年轻妇女走进教堂,寻求宗教组织的帮助;有的对乡村振兴中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学习不深、掌握不透,依法依规开展说服教育不到位,凝聚民心作用发挥不力;有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不能实行有效监督,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正当利益,使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拥护打了折扣。

4.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够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农民对当地陈规陋习不满意,意见较大,但因个人力量无法改变而苦恼。如农民普遍重视婚丧嫁娶,少数地方相互攀比、大操大办,不仅加重农民经济负担,而且冲击勤俭持家等优秀传统价值观,挑战崇尚节俭的淳朴民风。当前一些农民对村规民约有了较好的认识,但离化为自觉行动还存在着差距;一些村对乡土文化缺乏深度挖掘,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在争取群众上难以与宗教组织抗衡。现在教堂里不只是老年人,还有一些年轻妇女,这种现象在皖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面对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如何坚持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注重弘扬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大力挖掘乡村文化功能,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让农民群众心有所寄,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些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必须面对的新考验与新挑战。

5.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不够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的村民不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生态环保意识不强;有的习惯了以前的生活方式,破坏绿化、随意堆放垃圾与使用不清洁资源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对生产生态如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的污染认识不足,农作物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折射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对村民教育引导不够。当前农民群众对于美好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6.在强化乡村治理中发挥坚强后盾作用不够

当前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一矛盾和问题体现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的发挥上,就是能力不强、担当不够,难以有大作为,不能有效发挥其在强化乡村治理中的坚强后盾作用。如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中,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推进村务民主协商不力,发挥各类人才、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不够,村民诉求表达渠道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村民在基层治理中的缺位;在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中,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法治意识不强,“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现象在少数村里依然存在;在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上,难以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与乡村传统的农耕文化与道德共识相结合,起到引领价值、凝聚民心的作用。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上述六个方面“不够”的问题,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主观方面的缘故,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缘由,也有一些上级党组织对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重视不够的因素。

1.上级党组织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有的上级党组织对村和社区党建与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复杂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工作计划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存在着重选举轻管理、重布置任务轻关心爱护现象。座谈时大家普遍反映,当前村和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工作“5+2”“白+黑”是常态,任务重、压力大、问责严、委屈多。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谈到,如果所在村和社区发展基础薄弱、无区位优势可言,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是难上加难,担任带头人这一职务不仅要承担多项问责的巨大压力,而且要忍受“三骂”(家属骂、群众骂和领导骂)。这些情况如果未引起上级党组织重视并加以解决,客观上会影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问卷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当我们问及“所在县(区)党委和乡镇党委对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这一问题时,受访者认为“不怎么重视”的占10.70%、“不重视”的占5.66%、“不了解”的占5.91%,三項之和为22.27%。

2.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不高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37.74%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能力素质偏低是其在乡村振兴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以淮北市为例,2018年该市35个镇(街道、园区)的306个村、135个社区进行了集中换届选举,全市村和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实现了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班子带富致富能力进一步提升。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在新当选的306位村支部书记中,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性别结构失衡等问题。从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素养和能力看,有的政治素养不高,对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政策学习不深、掌握不透,讲不清政策、说不明道理,工作进展不顺;有的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面对没有区位优势、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动力,没有想法,缺少办法,工作推进缓慢;有的服务意识和法治观念淡薄,化解矛盾和纠纷不是运用法律和政策去调解,而是以势压人,由此失去群众的信任。

3.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任后继乏人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2.74%的受访者认同这一原因。“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元,大量农村优秀青年选择离开家乡,外出学习、务工或经商”②,留守人员大部分是“386199”(指妇女、儿童和老人)部队。这种现象在安徽省部分市县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尤为突出,从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选人难、选优秀的人更难。有的村甚至出现了“年老的不能干、年轻的不愿干、有能力的不想干、无能力的干不了”的尴尬局面。在座谈时笔者了解到,由于当前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问责力度加大,很多村干部都受过问责,而2018年一些村和社区“两委”换届时规定,被问责的人不能选任,从而使选任工作难上加难。

4.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挥作用机制不完善

从选拔使用机制看,46.76%的受访者认为“不完善”。在全体村民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过程中,若上级党组织把关不严格,操作达不到相关要求,就会使一些党性不强、觉悟不高,工作上图实惠、讲利益,不讲服务和奉献的人担任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少数村甚至会出现“宗选举族、亲情选举”现象。③从教育培养机制看,46.76%的受访者认为“不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岗前培养、任职培训、定期轮训等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有些教育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如政治理论多、农村实用技术少;外地参观学习多,请农科院专家来村指导少。从管理监督机制看,46.76%的受访者认为“不完善”。上级党委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进行考核管理,但管理措施和手段不具体,落实力度不够;村委会班子成员习惯于书记拍板而不愿监督;普通党员干部对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怕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群众对带头人行为不了解而无法监督。从关心激励机制看,46.76%的受访者认为“不完善”。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事务多、任务重、考核严,尤其是党建、综治、维稳、安全、环保、计生、扶贫七项考核问责到村,实行一票否决,他们普遍感到“压力山大”。与此同时,他们享受的各项待遇偏低,存在后顾之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成因分析,笔者以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提高认识,增强各级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自觉性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到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组织才会在实践中真正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好一支坚强的农村基层带头人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更好地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新时代,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教育培训、福利待遇、职业定位、考核评定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作用提供制度支撑与组织保障。

2.完善选拔任用制度,打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坚实基础

一是进一步明确选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注重选拔立场坚定、爱岗敬业、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具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能力和本领的人。二是进一步完善选拔制度。通过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受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岗位上来。三是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突破地域、行业、身份等界限,坚持内选与外引结合,积极探索村际、村镇、村企间优秀人员跨村跨行交流任职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任模式,引导社会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向农村基层党组织靠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④。四是进一步规范选任程序。引導、监督和管理选举过程,提高选民参政意识与参政水平,切实发挥党员群众监督作用。⑤五是进一步建设后备人才队伍。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注重从后备人才中选拔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鼓励本村土生土长的能力强、素质高,对家乡有感情,愿意回乡工作的致富能人、大学生、回乡创业人员回村任职;通过公开选拔,将大学生村干部中的优秀人才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提前打好组织基础;从农村优秀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人才,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断档断层”、后继乏人的问题。

3.构建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能力素质

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教育培训力度,将其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计划。一是完善内容,提高质量。立足本地实际,确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内容。开展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群众工作方法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学习教育,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持分级分类培训与扶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等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菜单式专题培训,为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打好基础。二是改进方法,提高实效。树立全方位、开放式培训理念,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新路子。通过专家授课、远程教学、网络互动、村干部论坛,以及现场观摩或聘请农业专家来村开展致富技能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经济、处理矛盾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水平。三是加强实践锻炼,开阔视野。安排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带头人到周边或外省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先进示范村参观考察、学习取经、挂职锻炼,让他们在交流学习中激发灵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切实提升其在乡村振兴中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⑥

4.筑牢监督约束防线,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行为操守

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结合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强化其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以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结合实际,确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具体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并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日常履职行为监督,充分运用考核结果,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二是完善民主评议制度。建议采用点题式述职、开放式评议方式,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每年要向乡镇党委、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委员会述职,接受上级党组织考察和党员群众评议,对评议情况建档立卡,记录在案,不断提高述职评议质量。三是构建村务监督制度。细化“小微权力”管理措施,强化上级、同级、群众、舆论的协同监督,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和网站,便于群众对涉及村“三重一大”重要事项进行充分监督,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监督运行,着力解决带头人监管缺失问题。四是建立带头人调整制度。对作风漂浮、不思进取、履职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促其整改。⑦

5.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内生动力

一是提高政治待遇。完善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提高从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和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数量和比例,注重推荐优秀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让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政治上有“奔头”。二是建立薪酬激励机制。采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标准、建立其待遇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加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逐年提高村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工资补助和补贴;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年度绩效奖励政策,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带头人给予一次性特殊奖励,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经济上有“甜头”。三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个人缴纳、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共担的社保缴费机制,统筹办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社会养老保险。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制度和定期生活补助发放制度,切实关心关怀农村退休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及时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离职后有“靠头”。四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排忧解难,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带头人撑腰鼓劲,为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让其在受委屈时有“倚头”。

注釋

①周其森:《农民心中的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周年调查与思考》,《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9日。

②龚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耦合效应提升探论》,《行政与法》2017年第3期。

③朱廷岚、陈微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思考》,《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④景雅丽:《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为例》,《实事求是》2017年第1期。

⑤史莉:《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领导之友》(上)2017年11月。

⑥朱珊珊:《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⑦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党校课题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创新研究》,《求知》2017年第7期。

Probe into the Role of Leader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Yang Genqiao

Abstract:Since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hina has paid attention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leader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le producing good results,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worthy of attention.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that the leader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have six "inadequacies" in orientation, piloting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demonstration driving, education guidance, strong backing, and so on. The deep causes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y and cognition, the limitation of quality and ability, the restriction of the selection of successors,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 must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perfect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system, construct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restraint line, improve incentive and safeguard mechanism.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the role of leaders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家族化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