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预见才能遇见

2019-04-30潘雪峰

体育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体验预设

摘要:通过对“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快乐”是可以设计出来的。教学主张中“快乐”的逻辑起点在于“精心预设”,我们可以从学生可能会快乐的“有付出有回报、在场在状态、有合作愿分享、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等方向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快乐的体育课堂;实践体验;预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1-0064-02

一、“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基本思路

在近期的教学展示活动中,“快乐的体育课堂”系列教学实践得到了很多老师的赞扬,无论是学習目标的达成、运动参与的程度、技能的获得、体能的提升,都可圈可点。有些课的运动量非常大,但是学生们很少有喊累的,甚至下课时孩子们觉得意犹未尽,对课堂表现出依依不合。

在观摩教师肯定课堂中学生的快乐表现时,工作室成员并没有表现出意外的激动,因为在我们看来这已经在意料之中,因为精心预设,必然会达成这样的效果。所以观摩教师和同学们“遇见”快乐时,我们早已“预见”快乐。

“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基本思路就是体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出符合学习规律、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乐意参加的手段与方法,用一切可能的穷式把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激发起来,使学生能被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诱导着去学习,进而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所以说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所有一切的逻辑起点在于“精心预设”。因为只有科学设计,才可能从“预见”走向“遇见”,正如工作室的教学理想一样,“快乐”是可以预见的。

二、“快乐的体育课堂”教学主张的实践体验

1.有付出有回报,学生会快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快乐”和需求是分不开的。我们的体育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经历磨难与挫折,但是在最后,一定要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法国哲学家阿兰就将体育竞技的“快乐”精辟地概括为“通过肉体痛苦的行动而取得成就的喜悦”。也就是说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哪怕是极点过后的第二次呼吸;但如果他付出努力,一直收获的是失败,那我想学生就不可能喜欢你的体育课,甚至会出现潘绍伟老师曾经表达的观点:“我们的体育课也许会培养一批学校体育未来的敌人。”

在我们的体育课堂上,教师习惯于采用大一统的教学,表面上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均等的学习机会,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统一的教学在不同条件的个人身上所得到的只能是少数人获得成功,多数人成为体育学习的失败者;比如一些直接移植过来的教学比赛,只有少数人有机会展示自己,因为在竞技比赛中,冠军只有一个,更多的人只能是冠军的陪伴者,所以很多的学生在体育课堂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但是,体育教师不能无视这个群体的付出与努力,他们也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所以“快乐的体育课堂”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为学生提供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满足学生自我的认同感、成就感,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做精彩的自己。

工作室老师在进行高一男生“分腿腾跃跳箱”时,教师把课的跳跃学习任务划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等级,依据难度递增的顺序分别是:跳人羊、跳山羊、跳低跳箱、跳高跳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练习。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使得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一直以来的“失败者”变成了“成功者”,让那些当下处于非优状态的学生,也能怒放出属于他自己生命的色彩。在南通中学还有一个扣篮区,一排从2.60~3.05米递进高度的篮筐,2.60米的篮筐维修得最多。对于学生而言,虽然高度下降,但扣篮动作的基本结构是没有变化的,花样却是越来越多,参与状态是疯狂的、快乐的。

其实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这些改变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关键是体育教师所持有的态度,所采取的行动。

2.在场在状态,学生会快乐

在场,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在状态,用学生的话可以表述为很嗨、很过瘾,就是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乐此不疲,甚至是得意忘形。

我们一直坚持“快乐的体育课堂”不仅仅是命令,更多的应该是吸引,强调的是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要求人到了,心也要到才行。那就需要我们对内容的处理、组织的形式要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让学生产生运动的“自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这也正好符合了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总结出“兴味者,运动之始”的结论。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有的是因为项目特点决定的,比如篮球运动,同伴之间的协同,投篮入框的成就感,但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有这样的特征,甚至有时候这一类的项目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并不是兴趣盎然。所以“快乐的体育课堂”特别强调“设计”,并提出了“通过游戏来教”的教学设想,简单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变成了游戏练习,使得体育学习变得欢快起来,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指令,更多地成为了吸引。

正如胡伊青加在界定游戏时这样表述“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和消遣”。因为自愿,所以就会主动参与;因为自愿,所以就会乐此不疲。也许那样就达到了我们所要追求的“在场在状态”了;也许那样我们就会遇见“快乐的体育课堂”。不知道还有多少老师能够回忆起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王仲生老师的《“低头看天”学滚翻》的经典案例,个人认为,那就是善教乐学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方面,我们做了深入的探讨。比如我们在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时,设计了“疯狂标志物”的游戏,两组同学,一组把标志物推倒,一组把标志物扶正,一分钟之后看看哪组胜利,不服输还可以继续,只要口令一下,就看到学生非常快速地不断蹲下起立处理标志物,比常规的深蹲起练习要疯狂多少倍。其实这只不过是教师通过设计将练习的目的隐藏到快乐游戏的背后,使得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并乐此不疲。

3.愿合作愿分享,学生会快乐

合作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分享可以使快乐加倍。所以快乐的体育课堂倡导小集团的学习活动形式。根据日本学者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的观点,体育学习不再是告诉与指令,而是对话与交往,体育学习变成了学生个体与他人相互对话、相互沟通而展开学习的行为,同伴之间互教互学、互帮互助,达成沟通、分享、共进的目标。

在排球垫球学习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持久排球比赛,将学生分组,6人一队,两组进行协同垫球比赛,看看哪两组相持的时间长,并提示学生在本方场地垫球三次才能过网。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来比赛中的竞争对手成为了协同的伙伴;比赛的结果也从双方你死我活的竞争走向了合作,走向了共赢;持久排球比赛“去竞争化”的设计让每个参与者聚焦于运动本身,全身投入更像游戏的垫球练习中去,同时这样的设计积极提倡比赛者之间的团结和协作,相互配合,相互鼓励,努力使得每一个参与者在同伴豆助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始终享有对自身价值充分肯定和认可的感受。从而把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纳入“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良性发展轨道。

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合作不仅仅只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所有的人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和学习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互勉、互助和互爱,互通有无,互相讨论,这样就会产生群体动力,促使小组成员更加有效地学习,取得成功。

其实这种合作并不限于外显的行为互动,更主要是指内隐的思想和情感互动,这些互动并不是简单的相互作用,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积极的建构活动。所有人在参与和分享的过程中不断萌生,不断加深对运动技能以及运动项目特征的理解和共识,正是这种彼此敞开心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的互动、交往、对话、分享、共进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自我进步、他人认同,得到了心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需要,不断唤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4.重结果重过程,学生会快乐

快乐和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指向结果的快乐是获得成功之后的快乐,比如通过努力能够跳过山羊、能够进行倒立的快乐;指向过程的快乐是指探究学习的快乐、发现新知的快乐,做精彩自己的快乐,这是成长的快乐。所以在“快乐的体育课堂”,快乐不仅指向结果,我们还特别关注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因此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快乐”不仅是完成动作时的扬扬得意,挑战成功后的欢呼雀跃……它还是沉迷探究的不能自拔、反复练习中的乐此不疲、比赛场上的奋力拼搏、同伴配合的心有灵犀,甚至还有浑身湿透的酣畅淋漓、困境面前的永不言弃、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坚强不屈……整个获得技能的学习过程都是可能的快乐体验。

所以“快乐的体育课堂”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直接体验,体育教学不再是被动的吸收知识,不再是一种简单告诉,而是尽可能让运动技能的获得成为一种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在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体育学习,与传统的体育课堂相比较,这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比如我们在篮球教学时,改变了以单个动作为教学内容的传统,更多的以组合动作的形式进行内容呈现,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结构化,努力为学生设计和提供完整运动的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的内容学以致用,进而形成了“学了就用一在运用中自我发现不足一自我完善提升动作质量一继续完整运动”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对篮球运动可以产生全面、完整的体验和理解,感受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可以说“快乐的体育课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教技术,而且教运动。学生一定是主动学习的,一定是有一种积极的情感的,体育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潘雪峰.实践视域下快乐体育课堂的重构[J].体育教学,2014 (12).

[2]何强,熊晓正.对“快乐体育”的再认识—重读《体育之研究》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 (4).

[3]潘雪峰,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的基本策略[J].体育教学,2015 (2).

[4]潘雪峰,陆佳,张国芳,“快乐的體育课堂”实践建设与教学理解[J].体育教学,2018 (5).

[5]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 (3).

猜你喜欢

实践体验预设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学生唱主角 体验做中学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习作课的预习准备活动
人格教育: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