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的运用与效果评价探析
2019-04-30李洪顺蔡雨锦林初善
李洪顺 蔡雨锦 林初善
摘 要:为充分发挥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在解决院校培训任务艰巨与教学保障设备缺乏之间矛盾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环境试用,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从试用结果分析和归纳出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的高效运用方法。
关键词: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运用;效果
构建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对于提高高等专业院校光纤通信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必备的实装实践环境。实践环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光纤通信专业而言。参考文献[1]中对于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的需求已经做了阐述,本文不再做过多的重复。同时参考文献[1]也对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构建的要求以及构建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将对从如何运用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以及如何进行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再一步探讨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的运用问题。
一、
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试用
为了得到不同训练对象在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使用效果上的差异,总结其运用方法,我们选取士官高等职业教育班和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各一个班进行试用,采用“智能交换光网络值勤维护模拟训练系统”。制定教学方案如下:
(一) 课目:光路故障处理
(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教学,检验训练模拟系统硬件节点的光路故障设置与恢复、业务配置与开通测试等功能;系统软件的训练任务批量下发、对硬件的故障设置命令下发以及硬件光口告警收集等功能。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突发故障时的技术处理流程,熟悉各种情况下(有仪表和无仪表)光路故障的分析思路、故障压缩定位过程与步骤,快速找到故障位置。3. 通过教学,验证训练模拟系统的光路故障设置及处理能力,解决实装设备难于设置光口故障,无法开展相应的训练问题,提高值勤维护人员快速处理光路故障的能力。4.
检验所构设的模拟训练环境对训练效果的影响。5. 探索模拟训练环境的运用方法。
(三) 教学环境
1. 硬件环境:4端模拟训练系统硬件仿真节点;6台电脑(主频2.0GHz以上,内存8G以上);24口交换机1台。2. 软件环境:智能交换光网络值勤维护模拟训练系统终端软件一套、教师机软件一套。3. 其他仪表器件:10dBm损耗器2个;光源、光功率计各1台;尾纤4条;无水酒精、脱脂棉等。4.
组网要求:4端模拟训练系统节点设备用尾纤连成MESH网络;5台电脑作为学生机安装智能交换光网络值勤维护模拟训练系统终端软件,1台电脑作为教师机安装教师机软件;4台节点设备与5台学生机以及1台教师机用24口交换机组成局域网。
二、 学时
(一) 学生人数
6人。
(二) 教学步骤
1. 由授课教师讲解光路故障出现后的处理流程,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 教师担任领班员,通过教师机下发训练任务和抢代通方案等指令,同时设置硬件环境(该步骤不需要教师手动操作,下发训练任务时同时完成硬件环境设置)。3. 学生接收到指令后,查找备用路由,实施重要业务抢代通。4. 学生根据故障处理方法进行故障位置压缩,并排除故障。5. 故障排除完毕,学生进行恢复业务测试,测试完毕,恢复业务。6. 学生记录故障处理过程。7.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和点评。8.
学生对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三) 教學效果评估
模拟训练系统功能效果评估:
1.
硬件节点:能正常接收指令,完成光口故障环境生成;能配通2M业务,并支持用2M误码测试仪进行误码性能测试。
2.
系统软件:能正常给硬件和学生机下发各种指令;能监视学生的操作过程。
效果评估:教学效果评估采用比较法和移植法考查学生使用该模拟训练环境的教学效果,能通过与使用实装设备进行训练的效果比较,看学生能否达到或超过同样的能力要求。
三、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的运用效果评价
(一) 试用方式
试用过程中,一个课目只抽选6名学生进行试用,试用结束后与其他学生进行竞赛,从竞赛结果分析教学效果。
竞赛方法:3组学生进行竞赛,每组6名学生,同一个教师在不同时间(均为2学时)分别对3组学生进行同一教学内容的授课,但教学条件不同。
A组:采用模拟训练环境进行教学;
B组:采用实装进行教学,但可以随意中断光路;
C组:采用实装进行教学,且不能随意中断光路,保持与部队值勤维护状态一致。
(二) 试用效果
授课结束后,由教师出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竞赛结果:A组6名学生均能在规定时间内排除故障;B组有4名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2名未完成;C组只有2名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4名未完成。
(三)结果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模拟训练系统的成绩要明显比其他的好,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A组所选的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系统具有“快速故障现象生成”功能和向导式训练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每名学生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并且能有机会实际动手排除故障;B组采用实装进行训练,由于教师在设置设备故障较困难,花费的时间较多,学生的自行训练的时间较少,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完全掌握;C组与部队实际相一致,轻易不能中断光路,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告知”故障排除方法,因此在实际故障发生以后,多数学生不知如何入手或不敢动手。
参考文献:
[1]林初善,邓大鹏,冉金志.智能光网络模拟训练环境构建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06(6):26-31.
作者简介:
李洪顺,蔡雨锦,林初善,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