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阳汤治疗不同肾虚证型阳痿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04-3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肾虚证型服用

张 勇

(本溪市中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阳痿又称之为勃起功能性障碍,主要指的是性交的时候阴茎不能够获得勃起、维持勃起从而满足性生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会伴随性欲降低、早泄症状。阳痿属于男性性功能障碍当中相对严重疾病。采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发现振阳汤对不同肾虚证型阳痿疾病具备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正确的治疗患者阳痿疾病,提高其性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探讨振阳汤在不同肾虚证型阳痿疾病当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不同肾虚证型阳痿诊断标准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中医辨证主要是肾虚,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10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年龄均在26~55岁,平均年龄为(40.6±3.6)岁。参照组患者年龄均在27~56岁,平均年龄为(42.5±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此次研究患者均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治疗组采用振阳汤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参照组使用健阳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振阳汤治疗方剂的组成:淫羊藿15 g、巴戟天15 g、阳起石15 g、韭菜子15 g、枸杞15 g、冬虫夏草3 g、白芍20 g、肉苁蓉15 g、怀牛膝10 g。在振阳汤基本方上进行加减。若兼具肝郁肾虚的患者加用柴胡10 g、郁金10 g。兼具肾虚血瘀的患者加用当归10 g、赤芍10 g。兼具肾虚湿热的患者加用黄柏10 g、车前子15 g。兼具多梦失眠遗精的患者加用远志12 g、龙骨20 g、牡蛎20 g。与此同时,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解,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性方面的有关知识,对病因和发病的机制进行分析,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水煎服用,每天服用1剂,以30 d作为1个疗程,服药物期间要戒房事,停药之后,要对患者随访90 d以上。参照组采用健阳胶囊治疗,使用黄酒或者温水送服,每次服用3粒,每天服用2次,分别在早上与晚上服用,疗程为30 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好转、与无效等3个指标,痊愈的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阴茎勃起的角度为90°,能够满意的完成性交,随访的效果相对巩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阴茎勃起角度90°,性交行为基本正常。无效:患者对临床症状改善并不满意,阴茎勃起与硬度差,没有伴有完成性交生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分值为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越佳[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治疗效果以(%)表示,行χ2检验。评分情况以(±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评分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评分比较

3 讨 论

伴随人口老龄化,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针对阳痿疾病相关性研究得到临床关注[3],采用中医理论能够不断完善阳痿疾病的诊断治疗体系,近年来,中医对于阳痿发病认知逐渐深化,辨证论治的思路不断得到扩展。中医对于阳痿发病机制认知相一致,主要是五脏的虚损、情志所伤与外伤所导致宗筋弛纵,阳器不举所形成的阳痿[4]。辨证主要是对脏腑的辨证、病因的辨证、六经辨证等,阳痿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有助于预防治疗阳痿疾病。

振阳汤当中,淫羊藿、阳起石、冬虫夏草、韭菜子、巴戟天的温补肾阳效果能够振奋患者性功能,肉苁蓉可以补肾益精,白芍养血柔肝通脉以收敛肝阴。枸杞与怀牛膝能够滋补肝肾,另外怀牛膝性滑善走,活血祛瘀,能够下走,引血下行。诸药合用能够阴精阳气并补,刚柔相济,补中有通,通经达邪,开肝经气血郁滞,经络通畅,阳事即兴。另外,给予相应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5]。综上所述,振阳汤可以明显的改善肾虚证型阳痿患者症状,针对不同的肾虚证型阳痿均具备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肾虚证型服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透视“肾虚综合征”
自测是否肾虚你中招了吗?
补肾八大误区
自测肾虚10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