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2019-04-30张英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符合率敏感度细菌

岳 军 张英雪

(1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499;2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细菌感染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若不及时控制,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临床表现出败血症及菌血症等症状。患者受细菌感染后给予抗生素治疗为避免出现盲目用药,用药前先行药敏和细菌检验,而选择一种高效准确检验方式对药敏结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方法包括直接药敏检验和常规药敏检验,这两种检测效果较好,能直接有效控制并发症,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1]。本次研究中,选取210例行血液细菌检验的血液标本,分别用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检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检验科收集的需行血液细菌检验的血液样本210份,采血前2日均未应用过任何药物治疗,排除血液疾病患者,所有血液样本均分成2份以备两种检验方法鉴定检验。采集后的血液样本经处理及时送至检验科检验。分析210份患者临床资料显示,男性110例,女性100例;年龄18~70岁,平均(40.5±7.2)岁。

1.2 方法:所有血液样本210份均于发热高峰期坚持无菌操作抽取静脉血20 mL,将血液样本冷藏处理,及时送至检验科检验,每份样本分别应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具体如下:①直接药敏试验:待检血液样本210份置于无菌试管内,以离心机分离处理,离心机设置在合适速度、时间,离心处理后,取清液置于无菌试管,选择3000 r/min离心处理15 min后,将上清液去除,以PBS洗涤沉淀处理2次以后,保持样本的重悬。样本以革兰染色,根据无菌操作涂在载玻片上,附药敏纸,检验根据标准执行各项操作。②常规药敏试验:血液样本分类,确定呈阳性标本挑出,置于麦康凯平板和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上,适当条件下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控制在24 h。样本细菌经过均匀涂片,以革兰染色法检验,按检测结果选择酶试验。对检验血液样品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210份临床血液样本的G+球菌、G-杆菌鉴定符合率,耐药、中度敏感及敏感等敏感度符合率;记录两种不同药敏试验检验方法的试验时间[2]。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药敏试验的鉴定符合率与敏感度指标分析:常规药敏试验鉴定出G+球菌28例,鉴定出G-杆菌139例;直接药敏试验鉴定出G+球菌23例,检测符合率82.14%,鉴定出G-杆菌120例,鉴定符合率86.33%;两种试验G+球菌、G-杆菌鉴定符合率,对比无差异(P>0.05);

2.2 两种药敏试验敏感度符合率比较:两种试验方法G+球菌、G-杆菌的耐药、中度敏感、敏感等分析药物敏感度符合率,各指标对比无差异,表明药敏试验对药物敏感度检验可以取得准确结果,耐药、中度敏感及敏感等敏感度指标分析见表1。

表1 两种药敏试验敏感度比较(例)

2.3 两种药敏试验时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时间8~14 h,平均操作时间(10.2±1.2)h;常规药敏试验操作时间48~72 h,平均操作时间(58.5±6.1)h;常规药敏试验时间明显比直接药敏试验时间长,t=8.1882,P=0.0042,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临床抗生素应用种类逐年增加,临床治疗对抗生素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抗生素出现滥用,导致病菌耐药程度和敏感度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影响疾病在临床上的正常治愈。若细菌无法控制会导致脏器炎症,甚至引起死亡。这时临床治疗一般选择大量抗生素抗菌治疗,可是,由于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应用抗菌药后还会有存活的细菌,细菌繁殖后代会具有一定耐药性,影响后续感染治疗。当细菌再次感染,就会引发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敏感度降低,要增加抗生素用药量,甚至更换抗生素种类。当抗生素应用剂量过大,还会加大细菌的存活率,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加大。为提高疾病临床治疗,减少并发症,只有及早发现病原菌,给予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对血液细菌检验方式包括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病原菌检测应用抗生素敏感度与耐药性,以此帮助临床治疗和用药提供指导。

实践研究发现,选择直接药敏试验可以对病原菌进行快速检验,选择相关设备检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显示准确率较高。常规药敏试验为定性试验,按抑菌环直径、抗生素抑菌浓度呈负相关原理进行设计,检测方法对检测条件要求较高,而且检测花费时间较长,可长达2~3 d的时间,临床应用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常规药敏试验未得出检测结果时,医师对患者临床治疗用药仅靠自身的经验判断,很容易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检测时间过长还会使治疗最佳时间被延误,加重患者的病情。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对比,选择直接药敏试验无需细菌培养时间,试验时间大量节省,可以及时为临床用药提供药敏试验的结果,提供重要的参考。

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临床应用直接药敏试验应用越来越广泛,将阳性血液标本直接在平板上接种,贴相关抗生素的药敏纸,实施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比常规药敏试验,将细菌分离培养步骤被省略,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的速度,从而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准确快速参考数据。本次研究结果,两种试验G+球菌、G-杆菌鉴定符合率,耐药、中度敏感及敏感等敏感度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常规药敏试验时间明显比直接药敏试验时间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3]。可见,直接药敏试验可以节省试验时间,尤其对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与抢救可以争取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对比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经过血液细菌检验应用价值较高,其中常规药敏试验可以得出较高的试验准确性,可是试验所用时间较长,试验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直接药敏试验的准确率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相比稍低,可是,直接药敏试验却可以缩短检测时间,对试验环境要求也适当放宽,所以,临床具体选择试验方法也要根据医院环境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有必要也可以联合两种检测方法,综合两种检测方式,既能保证检测速度,也能保证检测的准确率。

猜你喜欢

符合率敏感度细菌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细菌大作战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细菌大作战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细菌惹的祸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