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三里穴临床应用

2019-04-30王慧元李信贤李万瑶

蜜蜂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桡侧曲池腰痛

王慧元,李信贤,李万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手三里穴,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穴的别名:“三里,鬼邪,上三里”,因为它位于手部,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较广,通调上中下三部的疾病,所以称为手三里。 “鬼邪穴”之名的“鬼”字,与神相对;“邪”,指邪气。鬼邪穴之意指此穴能调气血,通大肠经经气,使经气通畅,六淫之邪无法内侵,脾胃大肠都免受邪所害,故名“鬼邪穴”。

1 穴名释义

1.1 以其位置言

手即上肢,三为数字,里乃邑、居也,此穴居上肢肘髎穴下3 寸,若于屈肘尖处量之,则为3 寸,故名手三里。

肘髎穴在曲池穴上1 寸,肘的大骨外侧陷中。与下肢的足三里穴呈上下相对之穴。足三里在膝下3寸,臂较腿短,从曲池向下取2 寸是穴,在桡骨内侧,故又名上三里穴。

1.2 以其功用言

手是上肢之泛称。三,数名;里,是居、集会、通达之意穴为手阳明大肠经气的居会之所,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大肠与胃,同属阳明,在肘膝之下各有三里穴,其名亦同。即在肘前有本穴及上廉、下廉,在膝以下有三里、巨虚上廉、巨虚下廉。三里之穴,能治上中下三部之病,故名“三里”,以其功用而得名。《素问·六微旨大论》 言:“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本穴为气交之分,在臂,故名“手三里”。

2 定位

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1]与曲池[2]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

简易取穴:屈肘立掌如图1,先找到阳溪(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掌背桡侧纹端凹陷处即是)、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终点到肱骨外上踝,两者连线中点处),两者连线上曲池下2 寸,即两拇指横指即是。

3 解剖

手三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神经分布着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深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前臂筋膜,入桡侧腕长、短伸肌,在桡神经深支的外侧,旋后肌,诸肌均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图1 手三里穴位置图

4 功用与主治

功用:通经活络,调理肠胃泻热润燥。

主治:(1) 头面五官疾病:颊肿、口喎、面瘫、齿痛、三叉神经痛、喉痹、咽炎、失音、眼目诸疾等。(2)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霍乱吐泻、腹痛等。 (3) 运动系统疾病:半身不遂、腰背酸痛、上肢神经痛、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4) 其他疾病:颈淋巴结核、感冒、乳腺炎等。

5 配伍

(1) 配颊车,治颊肿。

(2) 配中脘、足三里,治溃疡病、腹泻。

(3) 配天井、少海,治肘挛不伸,肘关节疼痛、麻木。

(4) 配温溜、曲池、中渚、灵道、丰隆,有利咽喉,清邪热,袪痰浊作用,治喉痹不能言。

(5) 配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治上肢不遂、肩肘腕关节疼痛。

(6) 配上巨虚、合谷,有调胃理肠腑作用,主治腹胀,吐泻。

(7) 配肾腧、委中,有通经活络作用,主治急性腰扭伤。

6 治疗病症案例

6.1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外来暴力的突然刺激,搬抬重物,动作不协调、用力过大,或负重过大使肌肉配合不协调,造成腰部、骶部及骶髂的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突及滑膜等产生炎性反应或受到过度牵拉,产生一系列腰部疾患,如腰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俗称“岔气、伤筋”,其中发病人群中最多的是体力劳动者和缺乏锻炼者。传统医学中并没有“急性腰扭伤”的病名记载,但据其症状当属中医学的“腰痛”“伤筋”范畴,早在《素问》 中有记述:“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此病多由于剧烈运动或持重不当、跌扑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脉损伤,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局部而成。因此治宜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古代文献明确记载手三里穴能治疗腰痛病。如《甲乙经》 记载:“时寒,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蜂针治疗时可取同侧手三里穴,常令患者轻轻缓慢活动腰部,10 min 后取针,并可酌情加刺腰阳关和阿是穴治疗。每天1~2 次、每次留针10 min 并同时活动腰部。一般蜂蜇2-3 天可控制病情。注意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的急性疼痛相区别,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疼痛则不宜用蜂针后活动腰法。两种病都有腰痛,活动受限。但腰椎间盘突出常伴有坐骨神经痛,有椎旁压扣痛,并向同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与加强试验呈阳性,即直腿抬高在60°以上就感觉疼痛,结合CT 等诊断。但不论何种腰痛,蜂针手三里穴与局部阿是穴治疗均可,只是要判断是否可适合加用运动针法。

6.2 落枕

落枕是颈部软组织常见的损伤之一,多由于颈部肌肉扭伤或枕头高低不适、睡眠姿势不当,长期低头工作,局部感受风寒,致使颈项部经脉气血瘀滞而发生痉挛性收缩。一般为早晨起床后突感一侧颈项僵直,不能俯仰转侧,颈部酸楚疼痛,并可向同侧肩背放射,或兼有头痛怕冷等症状。西医学认为颈部骨节筋肉遭受长时间的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从缺盆上走颈”,其病则颈部旋转、前屈、后伸等功能明显障碍。取多气多血之手阳明经的腧穴手三里,以求舒筋活络,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使其达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认为手三里穴有镇痛抗炎作用,能解除肌肉痉挛,所以手三里穴可治疗手阳明经的各种疾病。故取手三里穴以疏通颈部经气,通则不痛。

蜂针穴位治疗疾病, 既有针刺的作用,蜂针穴位瞬间注入蜂毒又有药物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蜂毒含有大量透明质酸钠等活性物质, 对颈椎间盘退变后方小关节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以及相邻三个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蜂针穴位后3 天之内的持续穴位局部或循经的肿胀热麻又有温通经络、散寒除痹的长久疗效。

蜂针刺手三里穴,可配合大椎、后溪、肩井、列缺等穴,留针10 min,留针同时缓慢活动颈部,数分钟内即可渐渐舒缓疼痛。蜂针刺后2 天内针刺部位肿胀热麻, 常规碘伏外涂即可,肿胀热麻感会逐渐消退。当然蜂针后配合手法复位或调整颈椎相对位置,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3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影响到手、腕、足等小关节,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对称性滑膜关节炎,及关节外相关病变。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药物剂量必须不断增大以维持治疗效果,但是同时带来不可避免的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中医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痹”,中医文献对“痹”的描述很多,其中以“顽痹”“历节风”比较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风”一名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病以“历节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诸肢节疼痛”,并认为其病因或禀赋不足,或因调摄不慎,嗜欲无节,逐致气血肝肾亏损,肝主筋,肾主骨,肝肾既虚,则无以充养筋骨,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即成斯疾,王焘《外台秘要》亦认为:“本病大都风寒暑湿之邪,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蓄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总之,中医认为本病是在肝肾亏虚的内因基础上,遭受风寒湿外邪而致病。

蜂针刺手三里穴,可配合阿是穴,以及辨证分型的腧穴,如风池、肝腧、脾腧、肾腧、足三里、膝眼等穴;游走性痛配风门、风市;疼痛固定不移者配大杼、命门、阳陵泉;气虚体倦者刺关元、膀胱腧;关节处加用关节附近局部穴位。在蜂针不过敏的情况下,蜂针刺穴位上,留针5~10 min,隔日1 次,每周3 次,1 个月为1 个疗程,2 个疗程之间休息3 天。一般在无其他干扰因素的情况下,2 个疗程即可以控制病情,但巩固疗效尚要一定的时间。

猜你喜欢

桡侧曲池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指动脉迂回式供血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复合组织移位组合重建术在复杂性多拇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桡侧腕短伸肌副腱变异1例报告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小穴位 大健康
狐臭揉揉液门和曲池
手指上有个通便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