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的设计与安排

2019-04-29刘佐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刘佐芳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育要强调学生的潜力激发,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新课标理念是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对教育领域作出的阶段性指导,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启蒙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实质性的调整,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更加契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变革与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社会发展要求

小学语文学科,不仅仅带有语文学科的特性,还带有小学阶段的特性。作为启蒙阶段的语文学科,此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知识的自主性和启蒙性。作为小学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语文学科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小学语文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值得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研究的。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语文预习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有利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找准正确的方向,提高预习效率,助力与语文课堂学习。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阶段的特性,多角度、多方面的去探索语文预习设计与安排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促进预习的设计与安排模式更加适应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

一、明确预习任务与目标

预习,分为阶段性预习、单元预习、课时预习等等,但无论那种预习都离不开预习任务与目标的确立。明确预习任务与目标有利于对学生的预习作出方向性指导,避免学生预习的盲目性。预习任务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预习的开展方向,明确的预习任务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预习的有效性。由此,在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与安排学生预习之前要重视任务和目标的明确设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设置预习任务与目标需要立足于教材和课程标准,同时着眼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实际为参考,让预习任务与目标适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引导学生找准预习方向,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例如在《古诗两首》这一课时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预习任务和确定预习目标之前,要对这一课时的教材知识、教学任务、教学目標等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多方面因素做出适宜的预习任务与目标。在《古诗两首》这一课时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这一课时的知识是有关古诗的。古诗的教学包含多个方面,首先便是字形字音的学习,其次便是诗句的意思,最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预习的过程中,要将古诗的字形字音作为主要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解决基础知识的问题。通过基础知识的预习,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于这一课时基础知识的记忆,更能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加强教师对预习的指导,提高学生预习的正确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程度不高,对于科学的预习方法比较陌生。小学阶段的预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小学语文的预习,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语文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也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预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其作为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预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更要充当“解惑人”的角色,为学生的语文预习提出方向性引导,并为其解决预习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对学生的预习做出科学性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合理安排语文预习的重要思考方向之一。

例如在《日记两则》这一课时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对这一课时进行预习之前对其做出方向性指导,向学生讲解如何对日记进行预习,在《日记两则》这一课时的预习中应该重点关注什么、重点解决什么。通过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方向性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才能找准重点,提高预习效率。

三、通过预习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育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书本,如果仅仅只局限于书本教材,就会使教育具有狭隘性,从而导致学生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和思维发展的局限性。拓展性语文预习的进行是多方面、多途径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查阅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面,开阔眼界。

例如在《四季的脚步》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预习这一课时的基本教材知识和主题情感,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和故事。通过对有关“四季”的课外知识学习,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收集资料的能力就培养了起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预习设计与安排,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课前预习的引导中,不仅仅能让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培养,更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义.有关小学语文有效开展预习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

[2]董琴雪.预习教学法的合理应用[J].教师·上,201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四策齐放,课堂生香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