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借助微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9-04-29潘素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微课

潘素端

【摘 要】本文旨在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的发展,分析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保证形成高效、立体、持续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65-01

数学作为一门小学基础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它具有的独特辩证性和逻辑性对学生形成发散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论环境如何掌握数学都成了很多领域的必备技能。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创新,保证小学数学课堂能够形成全面创新有效的氛围,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微课重构数学教学流程

由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小学时期是成长时的重要阶段,对数学产生兴趣和掌握好学习数学的方法对未来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上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学校必须保证好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感,从而主动地去学习。微课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教师可以根据微课引导下的创新模式,课前借助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搜集相应的新媒体资源采用适当的方式布置相应的练习。

二、课上微课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1.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建构起来,小学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又有难度,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对于数学知识提不起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改善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工具和学习途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日常中就可以接触到数学,产生熟悉感。比如在进行《平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动的情境让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将平移的点利用Flash技术换成小动物,让小动物在格子中一格一格的向前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小动物平移的格数,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

2.运用微课加强合作,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层层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体系慢慢的被构建起来,学生也会学会主动的去思考。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通常一个微课视频不超过5分钟,如此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讲解某一定理或概念,学生可以在课后结合自己的需要不断反复观看。[1]但仅仅只有学生一人的努力还不够,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就需要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建立一个“自学—互学”的合作平台,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向深度思考。建立“自学—互学”的合作平台就是这样一个在否定中不断前进的过程。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抓住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活力。

“自学—互学”的合作平台中的“自学”指的其中一方面就是课前学生通过预习的过程而产生的疑问,在课本上标注下来或寻求家长的帮助,带着问题进课堂。这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根据微课内容提出关键性问题,留下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找准自己困惑的地方所在,形成自我评价意识。“互学”指的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同,产生的疑问也就不尽相同。教师借助微課形式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分工明确,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互相解决对方的问题,并针对有价值和有深度的问题的进行探究,构建信息技术视角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比如在学习《直线射线和角》这一节课时,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是一条直线”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互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将这个知识点转化成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引出线段,提出“如果没有月球阻挡将会形成什么图形?”的问题,配上声音和动态效果得出射线。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线吗?再通过各种光发射出的流动光线,动态演示感受射线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三、课后微课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由于微课时间短,所以学生难免会产生遗忘。所以在课后教师可以将视频内容借助各种平台传送给家长,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进行复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借助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完成自我评价。学会自我反思是学习中重要的内容,教学反思是对学生是否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判断和对师生双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的提示。深度反思持续评价、及时反馈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身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改进学习策略,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课堂学习的实效性[2]。

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搭建尚未完成,就需要教师引导着去提高自觉反思意识。教师在对每个学生有所了解和关注后,运用微课的生动性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启发,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思和对自我评价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深入学习。倡导自我评价机制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任务,学生通过课后微课的回顾进行自我反思,可以让自己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后也应该顺应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这种教师和学生间的共同反思更能拉近两者的距离。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携手进步。

教师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在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借助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收获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在微课模式中开展的合作,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才能查缺补漏,让数学学习更加有效率。同时,教师在构建数学有效课堂中也必须有正确的价值指向,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将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教学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构建高效、立体、持续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勇.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00-200.

[2]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