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构建小学数学合作互助学习模式

2019-04-29黄来明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黄来明

摘 要: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要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培养他们相互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在他们相互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互助;数学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意识是重要研究话题。由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后天努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导致教学过程中,数学学习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构建自主、互助学习模式对于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意识,合作意识以及拉近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呢?

一、“互助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新理念下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得心应手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因而,互助学习无疑淡化了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最高拥有者,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互助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互助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交流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但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是决定成败与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

作为互助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互助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应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来开展互助学习。对于那些过于简单或没有多大讨论价值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频繁而无意义的小组讨论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而多此一举的。

教师作为互助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而有序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比较与操作,互助与交流等多种数学探究活动,来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逐步培养他们跳起来“摘桃”的技能技巧,以便真正地实现小组互助,达到共同进步,集体提高,实现学习方式發生质的转变,学习效率得到量的提高。

作为互助学习的参与者,教师不能“隔岸观火”,放任自流,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合作动向进行深入的了解和适度的调控,对有困难的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二、探究规律,鼓励学生自学、互助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所有的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将这种联系称之为规律。也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到这些规律,那么很多数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专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常用的学习教具——小纸板,让学生自己剪一剪,拼一拼,同时教师在一旁指导,最终教师和学生一同总结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这一类问题,他们就可以触类旁通,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先对问题进行升入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合作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在小组讨论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不能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合作研讨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这个问题最好是多数学生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的,这样能激起大家的求知欲。而大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要给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情境,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情景教学是目前小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入手,为学生创建一个个生动、有趣、鲜活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高涨,最终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互帮互助,学习效果必然得到提升。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二”编成故事: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二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并点拨他们要记得集思广益,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一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五、精准教学,互助合作学习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成绩、思维方式千差万别。优等生一点就通,中等生和次等生常常表现出“吃不饱”的现象。由于学习情况的不同,所以沿用一刀切、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就显得不切实际。引入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以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为主,学生教学生的一种提高教学成绩的方式研究。以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精准教学,旨在通过优等生带动中等生、次等生进行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数学水平。

例如:如果一组中三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先完成的帮助其它没有完成的同学,哪组同学先完成,完成的好就加分,如果差生进步了,教他的小老师也共同加分,然后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大评,进行奖励。

按照上述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先完成作业小组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其他没有完成的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优等生的带动下,共同进行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数学活动,发挥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帮助学生树立了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杰.小学数学互助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66.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