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9-04-29黎华钦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黎华钦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时代不可泯灭的进步旗帜,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创造精神。创新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教师支配教学活动的有效参照,是教师进行教育引领的优秀典范,它在中学语文的实践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受当前农村中学的地域条件限制,教师进行创新教育实践的学习机会较少,这无形中加剧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感。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46-01

創新能力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基本条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创新能力是进行良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学高为师”,教师的基本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制约并影响决定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生的主观因素。可见,在学校教育中,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良好开端。农村中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教育话题,受地域限制,他们接受创新教育的学习机会不是很多,加之农村实践创新的条件相对较弱,所以,培养农村教师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笔者通过长期的农村语文教学工作实践,认为以下途径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努力创新

教学理念是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切实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应努力从自身出发,及时吸纳新课程改革下全新的教育理念。例如,新的部编版教材的大力实施,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努力跟进教学改革形势,切实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实践,是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指导。在大力倡导并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衡量教育教学的基本标准。因此,教师全新的创新理念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前提。在实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根据教育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以及探索能力是有效地进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努力创新

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表现,它是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育实践的必备基本功。初中语文教学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切实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实践引领。教师教学能力的创新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实施。针对农村学习条件相对滞后的实际教学情况,切实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实践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教师教学能力的创新要努力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注重师生合作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是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基本保障。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有力倡导和具体落实。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成为了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其次,要努力进行语文学科探究。学科探究要切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初中农村语文教学探究就要围绕农村中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实际的教学环境切实开展。最后,要落实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目标。语文学科知识的考核关乎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语文学科的知识掌握离不开教师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总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创新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知识源泉,是初中农村语文教学发展的坚实动力。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要努力体现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体现重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思维生成,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现在创新思维的意识指导和实践运用。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表象和示范作用,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创新行为表现在运用文本教学的创新意识上。努力开发现有的教学资源,切实进行创造性地语文学科教学,应该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新能力的体现。例如,在进行部编版七年级单元习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生活环境资源,通过观察家乡的田园风光和自然山川,以捕捉和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也可以将学生的观察视野放在所熟悉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生活中,努力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认知能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创造性地利用学习资源,有力地将课程资源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化地体现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设备等网络信息提升教师的创新手段

在信息技术高速运转的网络时代,农村的课堂教学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创新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图文播放的形式可以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在学习“百草原的景物描写”部分;可以借助教学课件由相关语句“不必说……也不必说……”和“单是……”从整体和局部梳理写作顺序;也可以围绕静态和动态描写,试着分析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心中的奇妙想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创新手段,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体验。通过网络信息等外在的媒介载体,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手段,是当今大力倡导并势在必行的教学形势,值得所有教师大力关注并倾心研究。

总之,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在农村中学进行语文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更加要求教师们能积极地投身于教学改革,努力探求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只有教师从自身的角度进行了创新培养实践,才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蔡毅.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路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7(15):31-32.

[2]王婷.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27):108-108.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