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类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和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019-04-29钟畅武缪春琼吴慧芳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发应用技术建设

钟畅武 缪春琼 吴慧芳

【摘 要】本文论述电力类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和社會服务能力建设,从服务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新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三方面分析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的路径:多方共建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完善科研政策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领域,打造能源电力培训知名品牌。

【关键词】电力类高职院校  应用技术  研发  社会服务能力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076-03

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之一。加强应用技术研发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综合实力、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从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状、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举措等方面对电力类高职院校应用技术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一)服务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

能源电力产业是生产、传输和销售电能的公用事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重点实施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须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优化能源电力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等能源电力发展任务。从以上政策文件内容可看出,我国能源电力正向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电力行业绿色低碳高效发配电装备、新能源开发、多元化能源利用、特高压远距离输送、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成为新常态,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需求将会持续快速增长,能源电力方面的专业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也将越来越紧迫,这为电力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新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19年的发展已经取得历史性的发展和跨越式的突破,逐步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从规模上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上从规模扩张期走入内涵式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也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道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一是体量大而不强,二是产教融合而不深,三是体系不完善,四是职教吸引力有待增强等。这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应用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

(三)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能源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及对全球能源治理的引领作用。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为电力行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能源电力合作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近五年,我国电力设备直接出口总额达62.84亿美元、技术直接出口总额达22.48亿美元,境外工程带动电力设备出口总额高达177.68亿美元、带动技术出口总额达51.22亿美元。国际能源署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印度、巴基斯坦等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地区的国家基本需要进口电力;东南亚地区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仍缺乏电力供应,到2030年,缅甸、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电力装机量将呈2~3倍速度增长,到2035年东南亚国家的能源需求将增长80%以上。国际能源署还预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以及对电力供应质量的提升将带来巨大的电网升级改造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电力的旺盛需求,为我国电力教育“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将有利于我们输出优质的电力人才、技术、培训、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教育资源,有利于争做中国电力教育“走出去”的排头兵,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二、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路径

(一)多方共建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平台

依托企业需求,与自治区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多方共同建立面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东盟地区的应用技术研发及推广平台,通过应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切实帮助行业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率,增加效益。

同时以中小型新型能源热电联供锅炉节能运行、中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离并网控制系统等方向作为平台服务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的高端服务切入点,建立平台服务电力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品牌与技术实力,促进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助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项目团队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电力类高职院校通过发展高电压输配电及进网作业培训、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传统技术优势,根据学校实际技术实力集中开展小微型光伏发电系统离并网技术、发电节能运行与能量管理技术、县级供用电网络微机保护技术等区域内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但对区域电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作为项目团队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重要建设方向,提高电力类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

(二)完善科研政策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高職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于应用型研究,充分利用专业师资优势,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以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根据《学术委员会章程》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科研发展实际,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学科组在学校科研发展、科研管理、学术评价等方面的职能。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规范科研经费管理,营造积极创新、规范有序、开放自由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

二是以制度创新为先导,通过简政放权,健全技术技能积累运行机制,提高科技管理效能,全面调动教职员工技术开发与服务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科技立项申报、专利申请和技术服务,实现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完善科研激励制度,逐步提高科研奖励标准,加大绩效激励力度,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细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转让管理和奖励的相关制度,科研成果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按照与学院签订的协议约定执行,对产生重大效益的项目按一定比例以科研绩效形式直接奖励,并根据团队成员实际贡献公开、公平、公正地纳入绩效工资考评,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积极性,做大科研总量,提升项目级别。

(三)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领域,打造能源电力培训知名品牌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开展在职及待职员工的培训。高职电力学校应该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企业技术技能积累、服务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为宗旨,增强企业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发挥高职电力专业及人才优势,把提高职业能力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为企业职工提供继续教育支持。通过“送教进企、引训入校、合作培训”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及电工进网作业考证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培训服务,为电力行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贴近岗位需求的多样化教育培训服务。

一是发挥专业群资源优势,开发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能源电力特色职教培训专题;整合电工考证培训、无损检测培训、登高作业培训、带电作业等从业资格继续教育培训、校企共建培训中心及公共实训平台等资源,搭建开放的教育培训网络,逐步扩展培训领域,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实现参训学员全时空学习。

二是依托高职能源电力师资优势,精选培训教师,定期选派和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组织能力和培训水平。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社会影响度高的行业专家、高层管理人员、企业能工巧匠来校授课。以“内选+外聘”方式精选培训教师,建立培训教师考核、评价、淘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机构联系,引进国内外成熟的高端培训课程体系,发挥能源电力行业优势,建设涵盖行业企业岗位工作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继续教育资源库,建设面向区域培训标杆,实现常规专题服务全自治区,优势专题面向全国,打造能源电力职教培训全国知名品牌。

四是以服务他人、社会为依托,提升志愿者服务品牌。为积极推进志愿者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向社会提供全面、细致、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积极对志愿者工作进行布局,切实致力于志愿者工作的改革创新,积极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需求在扶贫助困、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结汇、抢险救灾、服务青年就业等重点志愿者服务项目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成效。

电力类高职院校在提高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道路上,应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努力提高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与能源(下转第105页)(上接第77页)电力企业实际相融合,强调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促教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带队伍,以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促教学,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应用技术研发、利益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一条应用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为品牌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小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方向与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2(S1)

[2]宋建军.关于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究,2014(17)

[3]王苏琪.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定位及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4]吴秀杰.影响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5]谢萍.国内高职科研研究述评[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6]皮晓燕.关于科研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及定位[J].职教论坛,2009(32)

[7]雷建龙.高职科研工作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5)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研发应用技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常用外加剂应用技术
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试验仪探讨与实践
新型水稻除草剂丙嗪嘧磺隆及其应用技术探讨
浅谈供电企业工签证审计系统研发的必要性
幼儿园童趣打击乐活动的研发
浅析当前计算机网页制作的应用技术和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