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创造能力

2019-04-29周兴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小学教育培养策略

周兴婷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虽然各阶段教育中的书面考试制度并未被取消,但是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与形式都得到了极大丰富,不仅是考试成绩不再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试卷的评分标准也引入了字迹书法方面的考核内容。这部分教学改革内容体现了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教师更应肩负起培养学生书法能力的重任。由此,本文针对培养小学生书法审美创造能力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书法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演变中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书法便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不论是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良好的书写习惯与优美的书写字体,不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范畴,更是美术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人美版教材更是单独设立了《书法练习指导》这一系列教材,希望通过专业系统的书法教学培养小学生练习书法的习惯,发挥书法艺术对小学生个人素养与人生态度的陶冶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创造能力的意义

首先,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是简单的写字技巧,而是一种具有美学价值与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书法中包含着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不同美学要素,可从其不同的线条与组合表现出的风格气韵中推测出该时代的审美特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既具有律动性,更包含丰富的节奏感。因此,学习书法的过程也是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书法也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掌握的能力[1]。

其次,书法教学可陶冶学生的性情。书法在记载相应文字内容的同时,可会通过字体的变化来抒发创作者的情绪,其文化内涵早已超出了文字本身的含义,学生在欣赏与临摹这些流传久远的书法作品时,可深刻理解其中淋漓尽致的情感,进而得到心灵的震动,建立与创作者的情感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2]。

二、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创造能力的策略

1.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书法这门艺术传达的文化全部蕴含在字里行间中,每个书法作品都具备其独特意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应尽量为学生展示书法作品的原貌,让学生对书法作品精髓有直观感受,通过总结创作者对汉字结构与行文章法的安排来体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人美版《书法练习与指导》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在介绍毛笔字写字准备时,就已经引入了当代欧阳询所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这篇书法作品的欣赏环节,以向学生介绍本册教材的范本来源。在欣赏过程中,小学生虽对该篇文章的字句内容理解不深,却可通过书法字体的风格与结构安排对欧阳询的文字有初步了解,增加审美积累。

2.通过体悟书法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进行书法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构建感知型课堂,借助艺术对学生情感的独特影响作用,让学生在感知中緊跟教师脚步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导学生软笔书法特点时,可将复杂的字拆解开来,让学生能够先认识书法作品中的字,随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该汉字的结构与来源,并解释创作者采用作品中这种书写形式的原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地从汉字的结构到书法线条的美学标准上感悟书法的和谐之美。如此一来,学生在欣赏不同的书法作品时,也会根据字体的表现形式来推测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强化自身对书法艺术的感知能力,进而提升书法审美能力[3]。

3.通过书法练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书法教学的内容不只有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感受精神内涵与获得审美体验,还要教导学生正确的书法练习方法,并确保学生掌握一定的书法能力。因此,在用欣赏环节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其学习热情后,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技巧教学,并给予学生一些自主练习的时间。

在技法教学中,教师需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与个体差异,开展递进式教学,从简单的偏旁部首开始指导学生练习,并营造开放性强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书法练习的乐趣,从而提升书法创造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便不能够一味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字帖进行临摹,而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应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探究。

例如,根据四年级上册的《书法练习与指导》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长横”与“短横”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对比字帖中“一”、“五”、“贵”这三个字中长横在米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明白不同结构的字中相同的组成部分也要有不同的书写方式时,教师则可让学生在临摹字帖时总结归纳长横的位置规律,比如在“贵”这种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它的位置就要在中部偏上。通过对规律的总结,教师可再选取一些学生熟悉,但并未出现在字帖中的字,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并试着在米字格中书写出来,再与教师的书写内容进行对比,借此来让学生对书法的创造性练习过程有更深体会。

综上所述,书法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书法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学生的熏陶作用,将其中的艺术内涵融入到各阶段教学,培养学生书法审美创造能力。首先,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或雄健,或飘逸的字体之美;其次,教师应为学生阐明各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教师要对教导学生相应的书法练习技巧,提升学生的书法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曾雁.操千曲而后晓声,赏千字而后能书——谈多维度的小学书法欣赏教学[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1):43-46.

[2]张莉.浅议“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书法课堂中的实践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23.

[3]程宝良.小学书法课堂中比较法教学之浅见[J].江苏教育,2018(85):49-50+53.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小学教育培养策略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