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探析

2019-04-29郭会宁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教师

本文为陕西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路径研究》(编号:SGH18H572)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分析了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探讨了一流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认为,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高尚的品德,自身能遵纪守法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三观”和较强的法律意识,能培养学生成为企业可以合格使用且综合素质高的“工人”。

【关键词】 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一流民办高校”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2018年2月陕西省遴选出了6所“一流民办高校”,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目前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应大力培养和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一流民办高校”的目标而努力。

一、研究背景概述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我国在新时代建设应用型高校时提出的专有名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三年,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和公办高校提出,涉及民办高校的比较少。第一,关于高职院校的研究。研究“双师双能型”教师提出的背景、现状、对策等。从细节上指出高职院校应制定和实施专项发展计划、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来培养教师。此研究针对高职教师,在客观的设施建设和平台搭建方面建议較好,但其研究背景与民办高校有所差异。第二,关于公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研究。此类研究以转型发展为背景,指出公办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育人定位不明确、缺乏相应细化评价标准及各方政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应从评价制度、认定标准形成等方面建设,研究大多以公办高校特色和专长为主,研究的现状和目标与民办高校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部分借鉴,但民办高校仍需根据自身现状和特点来发展。第三,关于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研究。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截至2018年底,仅有的6篇相关的研究论文中,主要对“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进行解释;从管理角度对培养机制、引进办法和管理制度提出建议或对策。[1]研究相对较浅,没有从学校、教师的发展实际、教学能力创新、文化建设、法律等多角度深入研究,因此继续深入研究空间较大。

最后,陕西省在近三年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主题研究成果甚少,因此,更应深入研究“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问题,助力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发展,为顺利实现2018年陕西省提出的“四个一流”高校建设贡献力量。

二、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2018年2月,陕西省开始实施“四个一流”高校建设计划,“四个一流”分别是指:“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其中“一流学院”中就包括“一流民办高校”。因此,我们的研究对象正是6所“一流民办高校”,分别为: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和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在2018年9月,我们对这6所高校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研。主要通过走访,调查问卷和统计各高校最新公布的官网有关师资建设的数据来进行,其中走访6所高校的人事处和各二级学院共15次,参与访问的教职工为80人;同时发放问卷500份,涉及相关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76份,通过SPSS20.0进行了统计分析;随后在统计过程中对6所高校官网所公布的师资信息进行了归类统计。

通过分析发现6所学校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就是没有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研究与认定,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主题。[2-3]个性问题是6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参差不齐。以下展开对个性问题的分析:

有些学校师资建设比较优质。如西京学院,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与高水平民办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西京学院校级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科方向凝聚、学科带头人培养、教师梯队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创建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对实现学院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教师队伍的构成比较注重高职称和高学历,现有教工16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到35%,有海外留学、访学、进修经历的教师占比15.2%,具有博士学历的占到18%,这些措施和办法快速地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与师资队伍的相互匹配。

有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比较滞后,问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相对高学历比较少,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凤毛麟角,占比不到教师总数的3%;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也少,有的学校高级职称教师不到教师总数的15%,其中外聘、返聘教师还占了高级职称的大部分,不稳定性增多。

第二,留校生任教现象突出,有些高校依旧任用留校生任教,而自身的培养层次只有专科或者本科,这对师资队伍来说,没有添加新的血液,没有注入新的力量,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很难实现在人才培养上的突破与创新。

第三,教师流动性大,年轻教师占大部分。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导致教师的流动性大,年年都在招教师,年年教师都在大量流失,据调查,有些学校的年教师辞职率超过了10%,有的甚至超过这个比例。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很难保证;而且大量招入的是年轻教师,很多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第四,民办高校教师薪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由于民办高校教师薪资都来自学生的学费,个别民办高校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影响良好,生源充足,因此,可以保障教师有比较高的薪资水平,如中级职称教师的月薪资可有7000-9000元;而有些学校相对来说这几年的办学特色不够明显与突出,生源受到影响,教师的薪资水平较低,同样是中级职称,月薪资只有4000-5000元,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受挫,教师流动性增大。

鉴于以上现状,建议陕西一流民办高校大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三、“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

1、“双师双能型”教师的一般内涵

“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研究目前也是因校而异,有些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已提出 “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方案。如沈阳大学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界定: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或者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强调“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结合国内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研究成果,做出几点概括:

第一,要求动手能力要强,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有所创新;

第二,强调立德树人思想、教书育人的职业观念和品德优良的自我要求。

第三,“双师双能型”教师需要通过人事部门认定评级。

2、陕西一流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内涵

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需要,需认真研究民办高校 “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

第一,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最核心的要求,深厚而熟练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全面教学,给学生全面正确的知识与認识;熟练的技能水平,是教师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些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根本要求。

第二,严把正确的“三观”。这是对“双师双能型”教师最基本的做人要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反之,教师的“三观”不正,做事情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或者悲观、怨气多,总是给学生传播负能量等。这些都会在日积月累的与学生接触、合作中误导学生对世界、社会和自我的判断,极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三观”。所以这一点不容忽视。[4]

第三,强调立德树人教育观念。教师的自身品德十分重要。近几年发生在高校的教师品德败坏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教师主要的问题就是自身对教育事业认识不足,甚至是偏激的认识,这就导致教师对自身品德的践行随心所欲,渐行渐远,危险的可能形成了“两张皮”的人格现。但从教师职业来讲,教书育人是天职,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让学生对自己敬佩,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将自我的好品质通过与学生的不断交往,传递给学生,以此影响学生的品德。

第四,加强教师法治意识。“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十九大后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阶段,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和活动者,一言一行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制裁,因此在校学习时,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时间最多,通过教师增强法治观念,并讲授或者传递给学生,学生能早认识,早懂法,工作后多守法。

第五,教师的来源多样化。能从企业、行业协会等地方引进部分“双师双能型”教师,充实队伍,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工作,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教学中能针对学生实践的难点、疑点和困惑点进行详细讲解,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突出;还可为学生讲解实习、工作中的行业要求与忌讳等,使学生直接获得职业生涯的可取经验。[5]

第六,各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人事部门应积极调研,与教师发展中心和二级学院联手制定相关的评聘政策,让“双师双能型”教师能脱颖而出。

在以上六点要求的支撑下,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应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有高尚的品德,自身能遵纪守法并引导学生有积极地“三观”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成为企业能合格使用且综合素质高的“工人”。

【参考文献】

[1] 王茁.校企合作对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5)69-71.

[2] 欧小军.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身份焦虑及其文化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2)107-110.

[3] 张倩.基于品牌价值理论的职业教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8(12)66-71.

[4] 冷雪艳.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148-150.

[5] 郑锦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04)18-19.

【作者简介】

郭会宁,女,汉族,陕西扶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内涵教师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秋天在哪里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美育教师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