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2019-04-29冯雅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启示

冯雅

【摘 要】 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倡导“关心性”关系的建立,包括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之间角色的定位和学生持续关心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该文介绍了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并针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实际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丰富德育内容,建立以关心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发挥教师榜样作用;营造关怀的德育氛围,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融合关怀的德育方法,重视生活实践等。

【关键词】 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高校德育;启示

关怀伦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至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流派。其中,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提出的以关心为核心的关怀伦理思想影响尤为深远。她认为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学校应以“关怀”为主题组织教育内容,通过榜样、对话、实践、认可四种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关怀能力。诺丁斯的这一思想给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崭新的视角,对我国高校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諾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1、关怀伦理的目的

“所有有认知能力的人都在关心着人或物。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标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关心别人的能力,也不是人人都掌握了关心知识。”诺丁斯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任何人都需要被他人关心、理解、接受,但是人的关心能力是在后天的成长中逐渐培养、慢慢发展起来的。因此,她主张以关心为核心来组织对学生的一系列教育,而关系的对象涵盖自己、亲人、朋友、陌生人、动物、植物、事务乃至概念等等。在诺丁斯看来,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保持和提升这种关心,如果学生学会了老师教的东西,但他讨厌所学到的知识、憎恨自己的老师,那就没有实现诺丁斯提倡的教育目的。

2、关怀伦理的主体

关怀伦理的主体是关心型教师。这种教师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等方式后天培养出来。“为了达到关心目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区分其差异性,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和实际体验。”在诺丁斯看来,作为教师,他首先是关心者的角色,他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来自教师真情实意的关心。在此基础上,教师树立起一个关心的榜样,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实践等方式学会这种关心,从而反过来关心教师,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在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中,关心型教师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大作用。

3、关怀伦理的特征

诺丁斯主张的关怀伦理思想,从过程上看,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其一,从目的上看,培养学生的关心这个教育目的并不影响学校培养学生其他的品德和素质。其二,从场所上看,关心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感情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熟悉的环境更有利于感情行为的培育和养成。其三,从人物上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相互了解,学会关心彼此。其四,从课程上看,保证课程的连续性,有利于让学习更有稳定性和方向性。

4、关怀伦理的方法和途径

诺丁斯认为,从关心的视角看,榜样、对话、实践和认可这四个方法和途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一,教师是学生养成关心品质的重要引导者,通过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来告诉他们关心是如何进行的。因此,要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其二,诺丁斯非常重视对话的作用,并提出了正式的对话、不朽的对话以及日常的对话三种形式。其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培养和发展这种关心能力。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切身感受关心的作用,学到关心他人的技能,并逐渐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惯。其四,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在于“教师应该赋予学生与其现实相符的最好的自我形象,发现学生最好的一面。”从学生角度看,学生也要给予老师信任,认可老师,这样才有利于师生间自由平等地沟通。

二、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的德育价值

1、以人为本

其一,诺丁斯以学生为中心,非常重视关心学生。其二,倡导新型师生关系,学生不只是单纯的客体,而是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教师则被视作与学生有着平等地位的关心者。其三,在关心的方法上,诺丁斯重视对话的作用,强调师生间通过平等、真诚地沟通与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关怀的作用。

2、重视情感性

诺丁斯建议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情感的培养上,倡导从小就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一切的人和事的情感,成为一名具有关怀伦理思想的关心者。关怀伦理对情感的重视,使德育回归人性本身,更加鲜活。

3、回归生活

诺丁斯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如何去关心他人,让他们真正具有关心的能力,主动、自发地关心他人。纯粹的传授道德知识或进行道德理性训练,不能很好地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关心的作用,真切地表达自己的关心。生活实践还包括得到反馈和纠正不恰当的行为,为德育中关怀教育的所学所思留出空间。

三、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丰富德育内容,建立以关心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

诺丁斯认为,所有的教育课程都应该具备德育的功能,不能把德育从其他学科中完全分离开来。她非常赞同跨学科的德育模式,希望通过课程的设置将德育与其他各育融为一体。因此,我国高校德育可以尝试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丰富德育内容,建立以关心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首先,对大学生的个性、知识构成、背景和需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了解,然后针对这些特点设置适合大学生发展的关心教育课程。其次,从编写适合高校德育工作的教材入手加以改革创新,编写适应大学生切身实际的德育教材,拉近学生与现实的距离。最后,把德育渗透到所有学科课程中,使每个教师不再仅仅教授一门课程,而是在专业课程的教授中也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关怀伦理强调的教育始终将关心型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放在重要地位,尊重、平等、对话是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大学生是自主意识极强的一个群体,灌输性的德育形式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高校在进行德育活动时,要警惕言多行少,单向灌输“导善”的教育形式,通过积极对话、讨论学习等实践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与体验关心,师生双方建立起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关系,在这样的互动中,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德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仅凭教师口头讲授达不到教会大学生在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目的。榜样对大学生德育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德育应该充分發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自身优秀的生活作风、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和充满爱心的关心行为,让大学生自觉地把教师当成言传身教的榜样,从而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营造关怀的德育氛围,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尽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作用及运行方式各有不同,但它们却有着培育人的共同目标。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我们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入手,处处营造关怀的德育氛围,打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其一,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引导功能。从小生活在家庭氛围和谐中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关爱、感恩、宽容的态度。其二,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同样至关重要。高校要有效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优化校园氛围,同时举办多种多样的关爱德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关心意识,增强关心能力。其三,德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还应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优化社会环境,让关心他人的意识更深刻地印入人们的心中。

4、融合关怀的德育方法,重视生活实践

高校要逐渐将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方式转变为更加多元、灵活的“体验式”“关心式”等德育方式,从日常管理入手,倡导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各种组织和团体中去体验关心,通过各种情境中的形式不一的交往活动、服务活动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关心意识和关心行为的人,从而使高校德育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王艳华,纪文婷.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3] 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 (美)诺丁斯著,武云斐译.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 班华.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J].思想理论教育,2005(9)17-20.

[7] 张军.关心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实践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8] 侯晶晶,朱小曼.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46-50.

[9] 皮拥军.诺丁斯关心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德育,2007(5).

[10] 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1).

【作者简介】

冯 雅(199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启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