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依托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2019-04-29王建芳王茜
王建芳 王茜
本文为2017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编号:SGH17V034);2017年院级资助项目(编号:XTZY17J11)阶段成果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依托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借助“传帮带”形式,构建专业导师团,加大指导力度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 学生社团;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更看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高校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支撑。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从而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学生社团作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必然责无旁贷,应该发挥其重要使命。社团的开放性、创造性及企业化运作管理等特点与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要求相契合,是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不二选择。学生社团由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相聚一起组织活动,相互沟通、相互交流、通过彼此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思路,也可以有效弥补课堂学习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社团活动相对课堂学习轻松许多,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更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一、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学生社团发展已久,种类繁多,社团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凝聚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每一次活动都是经过精心打造,富含文化内涵,富有时代气息,能满足青年学生需求,如: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月、迎新年文艺汇演等。社团活动丰富活跃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锻炼了学生各方面能力,作为第二课堂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社团,不仅可以展示个性追求,也可以扩展视角、丰富学识、培养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为例,按照活动方向及性质区分,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专业知识类社团。如:建模协会、英语角、文学社团等;(2)文化娱乐类社团。如:艺术社团、礼仪社团、街舞社团、唱响社团、书法社团等;(3)社会服务类社团。如: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学雷锋社团、夕阳红服务社团等;(4)体育类社团。如:轮滑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團、羽毛球社团等。学院各专业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参加了各类社团活动,这些形式多样、乐趣无穷的社团活动形成了高校校园中一道靓丽的的青春风采。
二、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1、社团的构成多元化,有利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储备
社团成员来源广泛,由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且文理交叉,这些特点对于社团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合作交流,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便于学生知识的储备,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2、社团的活动多样化,有利于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的营造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社团干部及委员会定期组织新会员一起交流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比如:宣传纳新时开展“心桥——陌生的你我来相会”活动,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通过活动增进新会员彼此熟悉和配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加强集体荣誉感。相对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而言,社团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3、社团的模式开放化,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不是与生俱来,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平时的课堂教学要按照计划要求及规范完成教学任务,难以顾及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学生社团作为第二课堂,有其必然优势。学生社团模式开放,具有成员的广泛性、活动的灵活性等特点。会员来自学院各个专业,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知识的纵向拓展和横向延伸,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组织会员活动及培训内容上可灵活安排,有意识地选择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创业意识的素材。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思想碰撞,相互学习借鉴,也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利用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借助“传帮带”形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取得成效,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如果依托学生社团的传帮带形式,让老会员指导新会员,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发挥社团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互帮互助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培养新会员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老会员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社团的快步发展,更加有利于社团活动的长效性开展。在此以我院数学建模竞赛为例,以往我们指导老师通过赛前组织参赛团队,集中强化训练后比赛,赛后解散的形式进行,不利于赛后经验的总结,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现在依托建模社团组织开展竞赛活动。每年在新生开学之际都要宣传纳新,由社团干部及委员组织完成。社团干部及委员从参赛过的大二学生中选拔优秀学员担任,通过广泛动员并积极宣传,扩大社团的影响面,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参与其中,为创新创业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社团成员来自学院各个不同专业,其认知水平、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社团干部及委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建模活动。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讨论交流,思想碰撞,定会擦出智慧的火花,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海报、展板形式宣传开展,定期邀请参赛获奖的同学进行经验传授交流,或请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开展专题讲座,结合不同专业需求,对工业、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很多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让数学建模不再神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社团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非量化的考核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多样化的数学建模活动,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和创新意识,也提高了其创业能力,为日后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3、构建专业导师团,加大指导力度,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社团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学院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围绕学生兴趣爱好来规划和组织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另一方面以教学发展,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引入技能大赛,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以建模社团为例,它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学生社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单纯依靠学生的自我管理,不能保证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质量。我院指派几名专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进,对社团管理及运行模式,专业活动主题的选择开展进行有效指导,使社团发展有章可循,有序可行,为社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指导教师团以校级竞赛为基础,对接省级、国家级以及国际竞赛,采用阶段性任务目标培训方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分层次培养。在学生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学生保质保量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结语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对社团管理及运行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使得社团发挥了更大的积极作用,扩大其覆盖面的同时,有效增强了社团活动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针对性,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阙小平,谢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与改革思路分析研究[J].教育现代,2016.3(27)80-82.
[2] 刘翔.高校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种的再认识[J].科技创业月刊,2016(4)64-65.
[3] 陈诗慧,张连绪.新常态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囿与推进路径[J].职教论坛,2017(4)71-77.
【作者简介】
王建芳(1972—)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建模及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