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统一单账套核算较传统多账套核算管理模式的优势
2019-04-29王文静
王文静
摘 要 本文以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为案例,针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工程施工企业财务多账套使用存在的弊端,提出统一单账套财务核算的优点,对工程施工企业财务账套设置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账套设置 财务管理
一、案例背景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为交通部下属一家实施企业化管理的国有事业单位。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企业走进疏浚市场,承接工程项目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为粗放式管理,由于初期承接工程项目数量少,项目性质单一,对财务成本核算管理要求不高,因此,前期企業采用的是单一工程项目(机构)建立单一账套的模式进行财务核算。
二、问题的提出
随着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工程承接范围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数量随之上升,账套数量远远突破可接受范围。多账套核算模式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工作的负担,现有的财务人员数量无法满足管理需求。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项目资金难以集中,资金监管困难
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根据行政管理职能划分了各二级单位、驻外办事处、项目部。在多账套管理模式下,各机构自收自支,有些二级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状况良好,资金富余,而有些则经济状况不佳、资金紧张。在多账套管理模式的壁垒下,局本部无法及时了解这些下属机构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拨资金,严重阻碍了资金的正常周转,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项目成本核算不清晰
项目成本核算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局单位下属各机构均有在局本部账套列支成本,比如,由于该单位人事关系均在局本部,基本工资,公积金等工资类的成本均由局账套统一列支;大宗物资采购、船舶配件、船舶修理费船舶备配件等由局本部采购部门负责,统一进局机关账套。多账套核算导致各下属机构在成本统计过程工作量大,成本核算不完整,无法满足单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要求。二是各下属机构之间存在内部结算关系,存在内部往来,资金拆借等情况,在清理内部往来过程中容易出现成本交叉,重复统计的问题。比如,天津片区几个工程项目,前期在工程未取得工程进度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存在各项目之间列支成本的问题。
(三)财务信息分散、冗余,影响经济数据统计速度
工程局经济数据保存于多个账套中,信息资料分布零散,使得对账套进行统一的管理维护的工作量较大。以2010年为例,我局存在账套36个,在获取有关特定财务信息时,程序就显得相当烦琐,有时甚至需要多次在不同账套间切换登录,严重影响了经济数据的统计速度。
除了统计工作烦琐外,由于单个账套只能反应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情况,导致了各单位间财务信息的传递不及时、不完整。
三、单一账套财务核算模式的提出和运行
在参考其他同类企业账套设置方式,并结合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的实际情况,在采用设置不同凭证字的方式以替代原不同工程项目账套的同时通过增加“使用单位”的方式准确核算项目成本,进行账套整合,从而将该局所有经济业务整合到同一个账套之中。
四、单一账套财务核算模式运行优势
多账套管理模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下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通过新方案整合多账套之后,单一账套财务管理模式比传统多账套管理模式优势如下:
(一)将财务人员从烦琐的账套使用中解放出来,简化了账套操作流程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账套整合,将把现有包括局机关、下属二级单位、项目部等30多个账套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大型账套进行管理。即原有科目保持不变,将局机关,各二级单位及工程项目设置为核算项目,在原有的核算项目中新增该核算项目,统一核算管理。在这个大容量账套中,所有财务人员均可以在同一个账套中通过查询凭证字的方式查看各单位经济业务记录情况,也可在账簿中通过增加的“使用单位”来去查看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本,无须再反复登录多个账套,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消除冗余数据
所有经济业务在同一账套内进行核算,能大量降低单位内部往来账项,减少财务核算环节,彻底改变了局机关和项目部成本核算交叉、项目部和二级单位又有结算关系的不清晰局面,实现了对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三)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消除局、项目部银行账户壁垒
实现金蝶K3的单一账套管理模式是该局财务软件发展的总趋势,整合多账套管理模式解决了资金的集中管理问题,最终保障我局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在单一账套模式管理下,各二级单位及项目部的银行账户仍然予以保留,延续使用。项目部收到资金或支出时,在计入会计科目102银行存款的同时将计入各自的核算项目。在这种核算模式下,银行账户不再是项目部间资金使用的壁垒,各项目可使用其他银行账户的资金,而通过102科目后的核算项目能清晰反映项目在各个银行账户的资金使用情况。局机关也能根据单一账套反映的各二级单位及项目部的实际运营情况调剂余缺,把某银行账户中的闲置资金及时调拨到经济紧张的地方,以发挥自有资金的最大效益。
(作者单位为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