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2019-04-29陈显军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陈显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家长要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品德教育,因此,小学教师必须通过关注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课程来改善他们的素质。中国的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育的创新,彻底改变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它将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社会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新的教学理念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现如今,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教育的改革,本文通过探索和研究教育改革与课程发展方向,对提高了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正确的道德素质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小学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057-01

引言

品德和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德育课程。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道德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在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背景下,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越来越感兴趣,现实生活的丰富内容和教学内容更为相关。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道德品质与社会的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新的教学方法公布后,我们找到了课程的相关合理性与我们现实生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新课改对教育提供了更有力的帮助,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大多数现任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保守和落后,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吸收知识,尤其在学习过程中通常采取相对被动的学习态度,很难独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知识,此问题的存在难以改善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效果。

二、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

1.充分发挥课程资源。

在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研究教科书,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调整和补充书中的教学。虽然学生没有社会的实践经验,但在课堂学习“购物”中,学生可以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模拟交易,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社会实践经验。所以,老師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节课,学生们对七口八舌的讨论活动很感兴趣,学生会有很多的好想法。最后,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并说:“集体荣誉取决于每个学生的努力。”通过使用周围社会的真实例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荣誉和集体意识。

2.巧妙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品德与社会课堂内容最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需要更好地将课程和生活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找到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首先,学生们在操场上玩游戏,可以玩跳过一些绳索的挑战游戏,与此同时,一些学生玩得很开心,有些学生却很尴尬并不快乐。此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团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发挥团队的作用呢?学生表达了他们的意见,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提供方法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这样解决使这种尴尬的现象不负存在。最后,老师可以通过绘画猜谜游戏,让学生组队猜测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并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道德感受,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从不同的角度掌握课程的基本目标。

如果教师没有掌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那么教学目标就会迷失并且目标被取消。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研究课堂的基本目标,并在课堂上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便每个特定的教学环节更加客观。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通过灵活的教育,使学生参与所有学习活动。品德与社会教育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美好的社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对他人的关心。

4.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活是小学生社会意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建立学生认知系统的基础。社会课程是建立科学认知能力的重要一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使用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品德与社会知识,但他们无法理解教育的主要目的,导致削弱了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出于这个原因,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应该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必须减少课程的理解难度。提高在小学课堂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完整性,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拥有良好学习氛围。

结语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课程中,教师分析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同时,应适当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最终,全面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和改革中国的德育教育发展,为了实施小学教育改革,不仅要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研究,还要有明确的教学立场。除了在素质教育创新,还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并应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沈琪琦.互联网背景下纪录片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8(12):51-52+80.

[2]黄正盛.融入时事教育 拓展品德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73-74.

[3]李文文,李豪杰,王玉红,车晓轩.核心素养时空观下社会课堂中地图应用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6):169-170.

[4]邓桂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40+143.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1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