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理念的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2019-04-29朱丽钊
朱丽钊
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出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打造“全面发展的人”,而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孩子跟随父母到了城市,对于农村来说,优秀生源不断流失,由于语文基础的参差不齐,导致初中之后学生的语文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针对此类问题,本文从作业设计方面入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分层理念如何设计初中语文作业。
作业是反馈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是课堂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对自身进行查缺补漏;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很多学校,语文老师更注重课堂的有效性,忽视了作业反馈的作用,对于语文作业的布置很多情况都是“抄词语,背诵朗读”等形式,目标性不强,形式上也很单一,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学习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对于农村语文的教育,设计分层式的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1 作业数量分层,合乎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地区,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都需要进行分层设计,对于优等生来说,完成作业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过多的作业量会对他们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从而致使他们对于作业的完成随意应付,学习效果自然也就随之下降。因此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合理分配作业数量,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缓解他们对于课后作业的排斥心理,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可以将作业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必做题一般选择较为基础的题目,例如摘抄词句,课后练习等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题目,选做题就是在必做题的基础上加量,比如增加一些阅读题,学困生可以选择一篇,优等生则可以选择2—3篇。比如对于《芦花荡》一文,在课上让他们举例分析描写环境的作用,学困生可以选择1—2句,而中等生则可以选择3—4句,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甚至可以让他们对本文环境描写的作业加以总结。通过选做和必做的区别,让他们自主选择,这样不仅符合以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也可以让学生以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去完成作业,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业难度分层,拓宽学生延伸空间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对于作业设计方面,要让教学内容适应每个学生的要求。对于优等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完成能力都比较强,而且有较高的求知欲,因此他们的作业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对于学困生来说,题目则不能太难,否则会让他们无处入手,无法很好的消化课上的知识,导致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计作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愉快的学习,而且教师可以鼓励竞争,对于学生的学习程度要及时了解调整,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起他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提高學习的自觉性。
在设计题目时可以将题目分为基础题,提升题,挑战题,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设计《爱莲说》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这一题目时,对于学困生只需要结合本文内容进行分析即可,而对于优等生来说,则要求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在分析本文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基础上,能够尝试写一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片段并进行分析。如果学困生愿意尝试提升题和挑战题,则要加以鼓励和辅助。作业的分层设计,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宽他们的学习思路,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同学在每一堂课程结束之后都能有收获、有进步。
3 作业评价合理科学,促成学生长期发展
基于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作业的评价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对于优等生应该打造他们全面竞争的意识,警醒他们一山还比一山高,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作业质量和完成速度上都要以较为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在多方面进行激励,促进良性竞争,帮助他们拓宽自身的知识层面。对于学困生来说则要以激励、督促为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战胜学习困难的信心。另外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不太高,因此要及时督促他们完成课后作业,及时的帮助他们指点迷津,在探索中寻求进步。
比如说在点评列举有关“爱”的诗句并谈谈你的感受这一课后练习时,对于学困生,评价时只需要他们能列举有关诗句,并将作者和题目点明即可。对于中等生来说,则要求他们除了将诗句列举出来,还要能用一两句话解释诗句大意。对于程度更好一点的同学,可以要求他们在解释诗句大意的同时寻求切入点进行总结归纳,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另外,无论是哪一类学生,都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语文作业设计中结合分层设计的理念,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更好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帮助他们提升核心素养,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