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有意义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2019-04-29黄志煊
黄志煊
有情感、正认知、重实践体验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能有效落实德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逐步理解在物质生活中“如何生活”,在精神生活中“为何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堂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与法治精神的重任,要达到此目标,关键在于“引导儿童去不断扩展他们的意义场域,使许多原来对于他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得以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之中”(鲁洁教授语),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建构一个有意义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堂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有意思的课堂一定是知情行统一的课堂。如何建构有意义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据理育人
任何事情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不讲规律就是不讲道理。真正的德育是用道德的方法培育道德的人,让德育过程符合教育之理、教材之理、生活之理,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自主建构。
(一)遵从教育之理,让教学满足学生诉求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心理特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转化的过程。他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既非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换言之,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是由其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中,都十分强调学生的道德发展有内在阶段性和顺序性,教育者一定要遵循而不可逾越。例如,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家排好队”的教学中,教师说小军肚子不舒服,出现需要插队场景,然后问排在前面的小东如何对待,课堂上小东的回答是“我不让”。面对出乎意料的回答,教师不能简单指责和批评,而应倾听学生的心声:你心中有什么想法?原来学生说:“当时我也很急!”一语道破教师心中的窘境,彰显了学生的纯真和坦诚,这正是德育学科需要厚植的善美种子。
(二)读懂教材之理,让教学要求逐步递进
教材的真正意义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学材”,教材是引领学生从“生物人”过渡到“社会人”的桥梁。其重要社会功能是引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基本的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践履。由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发展是多元而繁杂的。人类社会的道德品性、价值观念、法治精神等涉及多个领域,而且是非递进发展的非线性关系。所以,教材只能通过在每册设计不同的单元主题来引领学生学习成长。
这些主题在不同年龄段前后衔接、螺旋递进。它是以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对的生活话题,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主题和栏目的认知、探究、体验,从而对学生经验的唤醒、反刍、感悟、重构。正因为教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一定要读懂教材的安排逻辑,理顺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品性和法治精神随着教材的逐步深化而不断提升。例如,在层次安排上,“诚信”有几个层次:不撒谎,讲真话;说话算数,一诺千金;国家和社会诚信。还有在单元内容安排上有其逻辑关系,例如,三年级教材有“活动园”“交流园”“阅读角”等不同栏目,分别对应的是课内课外的合作活动、指向自我的反思活动;经验、观点、思想的分享、交流、碰撞等活动;阅读、拓展等活动……
教材是编给教师使用的,更是编给学生来学习的。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要求,要设法让教材的安排逻辑与学生的成长节律相互契合。
(三)把握生活之理,让教材符合成长需要
鲁洁教授说过:“道德、道德的意义不是一种预先确定的存在,它是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生成的,所以道德的意義不能从游离于生活之外的、超感性的第一世界去寻找,而只能在生活实践中领悟。”教学不能将学生的品德培育诉诸和局限在静态、孤立的真空中,一定要拓展和奠基在现实生活中。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生活中生成和凝练出来。教育就是要倡导学生弘扬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指导自己过上幸福、有价值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清楚认识到生活是道德生成的土壤,教材是学生生活的描述,只有将教材内容回归到生活之中,才可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意图生根的过程。
将教材内容回归到生活中,可把各册教材具体化为学生在不同时段(如每一学期、每一个月、每一个周)和空间(如生活场景,包括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等)的生活需要、成长需要,以及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以儿童生活为线索架构教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融入到生活之中,这需要教师的准确把握。例如一、二年级教材的设计思路(如表1)是以儿童生活为基,不断深化和展开,我们对此必须仔细领会。
二、循情入心
教育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事业,育人先育心。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道德与法治学科更是一门美化心灵、塑造灵魂的学科,循情入心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话是情感生成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们创设对话的机会,促进他们道德品性的养成。
(一)让孩子与书本对话,诉情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每一单元、每一课的主题都赋予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以儿童富有情趣、有话可说、有感而发的话题呈现出来。高德胜教授提出教材的对话观,希望教师在教学中充当“邀请人”的角色,善于把握课本中一个个充满童趣的话题,改变过往只重视向学生单向传授道德知识的做法,邀请现实中的学生与课本中的学生建立起“我们在一起”的关系,引导他们相互真情“对话”,互诉心中情,从而引起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和道德品性的重新审视和动态重构。例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家排好队”一课,教师面对小军乘车的图景,邀请学生与小军对话,通过对话,让学生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从情感上接受排队规则。
(二)让孩子与孩子对话,共情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必须把每位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将每个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学习资源。对于一个教室的学生而言,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生活阅历,这是隐藏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生活原材料”。教师如果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原材料”,不但能让学生在彼此的缺点中得到互鉴、优点中得到互学,还能激发起情感共鸣,使课堂教学更具生机。例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一课,教师通过巧妙设计,让学生找出身边热爱班级的同学,并举例说明。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大家互相欣赏,不但有效挖掘出班中的好人好事,更是促进了学生的互相理解,增进了友谊。
(三)让孩子与生活对话,生情
道德起源于生活。有效的道德教学一定要紧扣生活、关注生命、贴近心灵,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温度的,才能有真实情感体验的。所以,在德育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让德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海市蜃楼,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课堂上呈现的每幅图景如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才能激发学生“身临其境”,更能“心临其境”,产生想对话、有感悟、要践行的行为冲动和思想自觉。例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一课,考虑到每位学生每天都需要进餐,大家都有不同的用餐习惯,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各自分享自己尊老爱幼的就餐礼仪,不仅可以让他们从内心认同这些讲究,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就餐礼仪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彼此的生活经验中互动共鉴。
三、体验行道
鲁洁教授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中指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即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品性、践行法治精神,过上符合国家意志和个人需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知道书本要求,更要让其明白行道方向。把课堂习得的精神和价值直面生活、服务生活、引领生活。
(一)深化成功体验,感受道德行为带来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由于小学生缺乏认识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进师生真情沟通,丰富学生成功体验,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灵舒展的交流平台。教师不能以成人的道德标准、道德思维、道德情感来替代学生,而是让学生有一个“比一比”“议一议”“做一做”的宽松交流环境,促进学生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激发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生成,这才能让学生从整体性感受道德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反思性,引导他们将自发性的情感体验导入理性的意识之中,生成行为和思想的自觉。例如,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家排好队”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向学生奖励糖果的活动,全班学生在没有教师提醒的情况下,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体验自觉整齐排队到讲台前,队伍长而弯曲,但没有一位学生插队,非常整齐。教师对学生说:“今天,老师本来想每人奖一颗糖,由于大家都能自觉排好队,所以每人奖两颗,希望大家回家后与爸妈一起分享。”这时教师向学生奖励的就不是两颗糖了,而是真善美的种子,必将在学生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二)深化意志体验,感受践行道德需要磨砺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和世界的内在本质是意志。”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书本要求,虽然“知道”遇到一些道德问题如何去解决,但是出现违心不“行道”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知得尚浅、情感不深、意志不足,这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果认识到位,坚强意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避免沦为情感的奴隶。所以,德育学科要结合自身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引起学生的道德冲突,突破心中固有的思想束缚和行为惯性,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自主成长,激发学生行德履法的自觉。例如,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是一张纸”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通过“比一比”看谁在绢上以最快速度把一句话抄写完毕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艰难的书写,体验到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师引导学生算一笔账:造一吨纸需要砍伐多少棵树,从而促进学生节约意志,并在实践中真正做到节俭。
(三)深化反思体验,促进内心价值经验重组
学生的学习和提升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反思和探究、重组和建构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曾特别倡导“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道德品性的生成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它是道德主体在反省中创造的观念和精神,其核心是“反思和顿悟”。所以,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引起学生道德反思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省动力,促进学生对屡见不鲜的生活现象进行价值思考,对自己过去相关的行为进行重新审视和建构,对未来的发展作出更恰当的行为选择和判断。
有情感、正认知、重实践體验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课堂,才能有效落实德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逐步理解在物质生活中“如何生活”,在精神生活中“为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