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雄的三个立场
2019-04-29洪明
洪明
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会有英雄诞生,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无尽的教育财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诞生了无数个英雄人物。正确对待民族英雄,学习英雄品质,践行英雄精神,是每个公民应有的素质。学习英雄应该具备三个立场。
第一、回归历史时空,认识英雄。
时代造英雄,英雄造时代。学习英雄,首先要读懂英雄;而要真正读懂英雄,必须要回到英雄所处的那个时空之中,找准英雄与时代主题的契合度。
所谓时代主题,就是为解决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而确立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的方向、主题和历史任务既有共同点,也有侧重点,与时代主题相契合的人物才能有资格称之为英雄。比如,南宋末年文天祥的宁死不屈与浩然正气,正是当时那个时代所需要的,是中华民族所珍惜的;岳飞精忠报国,稳定时局,保卫了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民,顺应时代的要求,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内外敌人相互勾结压迫剥削中国人民,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制,救亡图存、启迪民智是时代的主题,凡是符合这个主题、为救亡图存而英勇斗争的先进分子,都是值得称道的英雄。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到以洪秀全为代表的社会下层,再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兴改革力量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中国共产党人所代表的先进分子逐步成为英雄力量。从此之后,无数英雄人物,经过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国初期,保卫新生政权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是时代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黄继光、邱少云,又如为祖国建设而拼搏的王进喜、焦裕禄等。
第二、走進精神世界,认同英雄。
词典中将英雄定义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英雄不问出处,有的来自于社会上层,如古代的司马迁、班超、岳飞、郑成功,近代的邓世昌、左宗棠,现代的戴安澜、左权;有的是平常百姓,如雷锋、王进喜、王海、杨利伟、郭川。英雄有时候指的是群体,如狼牙山五壮士、中国女排、“10·24英雄集体”。有的英雄人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如荆轲、小兵张嘎、董存瑞、赖宁、张华;有的英雄人物,用一生诠释理想信念,如林则徐、孙中山、江姐、钱学森、邓稼先。英雄的价值在于捍卫人民利益,造福社会,其精神力量发人深省,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雄,固然要记住英雄的业绩,更要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找到英雄“密码”。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都与他内心的理想信念有关: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上,关键时刻能够用生命捍卫心中的理想信念,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英雄的事迹具有时代性,但其精神会穿越时空,因此学习英雄,不仅要理解和认同其行,更要认同和践行其宝贵品质,将这种品质与当下时代主题相结合。今天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反对学习刘胡兰、赖宁,认为他们用微薄力量对抗残酷敌人是无谓的牺牲,这就是忽视了英雄背后的精神。
第三、立足现实生活,践行英雄精神。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学习英雄,需要正确理解学习的目的,创新学习的方式。
首先,学习英雄务必要记住英雄事迹,维护英雄形象。由于时空不同,对于许多英雄事迹,孩子们未必理解,因此需要走进历史,创新传播方式。传播英雄故事,要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与怀疑历史、否定历史、用超历史观和抽象人性论来解构,甚至丑化英雄人物的现象作斗争。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用法律捍卫英雄形象,要让那些恶搞历史、亵渎英雄的人付出代价;另一方面要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面纱,看清其本质面目。要引导学生历史地、全面地、带着“温情与敬意”的心态对待英雄,不要带着完美主义思想去苛求英雄人物,要坚决捍卫英雄的形象。
其次,读懂英雄,更要回到当下践行英雄精神。学习英雄一定要回到现实中,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是时代的主题、历史的使命。学习英雄,必须要志存高远,身体力行,将理想志向与时代需要结合起来。要用英雄的意志品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勇于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学习英雄的关键是知行合一,用英雄的精神照亮自己的行动。
最后,学习英雄,要处理好“智”与“勇”的关系。学习英雄,过去时常会提倡见义勇为,但是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提升,许多人不认可见义勇为的提法而提倡见义智为。其实,这是对“勇”的误读。英雄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其关键是“舍生取义”精神。维护正义是一个艰难的价值选择,首先需要勇气,如果没有勇气其他的就不存在了。当然我们所说的勇是“大勇”,“大勇”需要“大智”,智与勇要完美结合;勇而不惧才能敢于行动,智而不惑才能完成任务,智勇结合才能完成“仁”(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