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康复护理结合网络途径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04-29李妍
李妍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河南洛阳 471000
颅脑外伤的病情凶险,其发生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需尽早进行开颅手术,解除占位,但术后康复过程缓慢,并发症较多,多伴有神经系统损伤,遗留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自理能力较差,预后效果不甚理想。颅脑外伤的康复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关研究指出,合理的康复护理措施可积极促进受损中枢神经重组,协调肌肉关节活动[1,2]。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结合网络途径干预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18~67岁,平均(42.51±4.12)岁。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42.58±4.19)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颅脑CT、MRI检查确诊;②无胸腔或腹腔大出血征象。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②既往肢体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呼吸道护理等。基于此,观察组采取阶段式康复护理结合网络途径护理,具体内容为:(1)脑水肿期:①保持功能位,定时协助体位变换。②被动活动: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屈伸指关节、膝关节及肘关节,活动顺序:先健侧后患侧,先小关节后大关节,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保持动作轻柔。(2)稳定期:①按摩:定时按摩患侧脑部,促进上下肢血液循环,采取多种刺激方式诱导其肌肉活动,维持肌肉组织正常代谢。②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颅脑外伤相关知识、早期康复运动的意义及内容,调动患者配合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③主动康复锻炼:首先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移行翻身、坐起、四肢活动等简单动作,以健侧肢带动患侧肢。(3)恢复期:循序渐进的增加康复训练强度、频率等同时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训练。(4)建立网络平台:建立医院网络平台,定期安排颅脑外科专家解答患者疑问,建立QQ群、微信群,便于医患间与病友间沟通,定期进行反馈调查,调查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情况及意见,便于及时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1.4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3]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强,采用NIHSS[4]量表评估其神经功能,总评分范围0~42分,评分越高提示神经缺损越严重;②比较两组术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组内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与NIHS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ugl-Meyer与NIHSS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Fugl-Meyer NIHS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3)58.24±5.22 66.75±5.83*31.05±4.18 22.41±3.28*观察组(n=43)57.98±5.07 84.69±6.12*30.88±4.32 13.34±2.46*t 0.234 13.918 0.185 14.506 P 0.815 0.000 0.853 0.000
2.2 并发症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颅脑损伤可通过手术方式快速、有效的控制病情,挽救其生命,并可通过手术降低神经功能的损伤,但其作用甚微,有关研究指出,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重塑性与再生性,在其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机可通过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改善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传导,促进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的恢复[5]。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专门的护理技术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残余机能。本研究根据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病情发展特点,对患者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表明阶段式康复护理结合网络途径可促进患者运功功能与神经功能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阶段式康复护理中第一阶段为保证肌肉正常代谢,预防关节僵硬或畸形,定时予以体位变换;第二阶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按摩,避免发生废用综合征,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识,增强主动康复意识,积极康复训练可促进病灶周围新传导通路形成,发挥脑组织重塑性,多种刺激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第三阶段:通过循序渐进的床下活动、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不断向大脑传输正常的运动模式,经重复性传导冲动的刺激,可不断增加神经活动的灵敏性与兴奋性,促进总体康复效果[6,7]。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积极推送颅脑外伤相关知识,邀请脑外科专家对患者进行权威性解答,获取患者信任,避免接触不可靠、不安全的网络知识,并可促进护患间更好交流,增加护患间信任,增加护理满意度[8]。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采取阶段式康复护理结合网络途径,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