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4-29张宏玲
张宏玲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骨科 河南信阳 464000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髋关节疾病和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段,利于提高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该种手术方式缺乏正确认知,加之日常生活能力受限,极易导致患者心理上产生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康复进程。而相关研究报道指出,给予患者合理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快康复进程[2]。本研究探讨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联合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78±2.9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8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11例。观察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4.97±2.8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9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无神经系统疾病,可正常进行交流者;②患者或家属均对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免疫系统异常、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③不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干预,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①知识宣讲:采用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解疾病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知识,简单阐述护理干预过程、预期效果等,纠正其错误思想,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②心理护理:于患者清醒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心理压力,以患者的角度给予其合理化的建议,并予以放松疗法等方式指导,减轻其负面情绪;同时对于患者的努力,给予其语言上的鼓励或物质上的奖励,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2)功能锻炼。①于患者麻醉期,给予患者功能体位,定时对其进行翻身处理,同时对患者股四头肌、腓肠肌等肌肉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摩,5min/次,每2h按摩1次,并对患肢进行踝关节的屈曲等被动运动,每个动作练习15次,每隔2h训练一次;②于患者清醒后,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训练,每小时训练5~6次,提高胸腔负压,以促进下肢深静脉血向心回流,改善水肿;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股二头肌等肌肉的伸缩、背伸及踝关节内外翻等主动运动,每个动作每次做10组,持续时间为3~5s,每隔2h训练一次,之后逐渐过渡到助行器辅助行走-独立行走。
1.4 评价指标
①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 抑 郁 自 评 量 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两种量表均包含20个条目,均采用四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焦虑、抑郁程度越深[3];②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四个方面,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恢复状况越良好[4];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如厕、洗澡等10个方面,总分100分,分值状况与其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分,)
组别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3) 65.42±7.31 50.06±2.21 64.29±5.14 49.85±2.36观察组(n=43) 66.78±8.51 41.21±2.62 65.82±6.33 38.74±2.42 t 0.795 16.931 1.230 21.553 P 0.429 0.000 0.222 0.000
2.2 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见表2
典型病例图片见图1、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分,)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分,)
Harris评分 ADL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3) 42.85±7.36 65.78±7.85 28.67±7.38 65.42±6.54观察组(n=43) 43.69±6.74 85.27±8.49 29.16±6.85 82.67±5.78 t 0.552 11.053 0.319 12.960 P 0.583 0.000 0.750 0.000组别
图1 :术前股骨颈骨折X线片
图2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X线片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指采用人造的髋关节置换部分或全部的髋关节,以此达到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目的。但相关研究报道,长期的髋关节疾病可引发患者关节功能退化、髋关节生物力学改变;此外,手术治疗也可导致患者髋周的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破坏,并伴有骨折部分不愈合等不良现象,加之各种因素导致的不良情绪,使得机体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进而造成患者配合度降低,影响预后效果[6]。因此,患者在接受康复锻炼的同时,辅以科学性的干预手段,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对促进患者康复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理状态、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较为理想,表明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究其原因在于实施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肌肉细胞的代谢,提高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7]。但由于该种手术方式较为复杂,且术后恢复期时间较长,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害怕,甚至抵触心理,进而加速机体中炎性因子的释放,提高自身疼痛感,致使原发性病灶的缺血、水肿等情况恶化,延缓伤口的愈合,影响预后效果[8]。加以积极的心理干预及时积极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其不良情绪,确保情绪的稳定性,并于患者意识清醒后,采用恰当方式提高其的疾病认知度,树立乐观的康复观念,同时经常性的给予患者语言鼓励,增加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利于提高其积极性及配合度,加速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结合功能锻炼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强化髋关节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