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抗-CCP、抗MCV在检测中的应用
2019-04-29刘亚林谷峰
刘亚林 谷峰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将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与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随着该疾病患者病情的不断进展,不仅易损伤自身关节,还易引起各类并发症,且经长期药物干预后,可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导致预后效果较差[2]。故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血清RF、抗-CCP抗体与抗MCV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2例,依据健康状况,分为观察组(42例)属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照组(50例)为非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组男19例,女23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0.39±3.28)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0.57±3.3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病程为3~12个月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激素类以及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者;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经核磁共振或X线片等检查确诊。(2)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⑤内分泌疾病者;⑥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入选者均在空腹状态下抽取3~5ml肘静脉血,离心,获取上清液,在-80℃环境下保存,由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RF;厦门海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抗CCP抗体;上海莼试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抗MCV抗体。参考值如下:若患者RF≥20U/ml、抗CCP抗体≥25U/ml或抗MCV抗体≥20U/ml,均可视作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U/ml)
表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U/ml)
组别 RF 抗CCP抗体 抗MCV抗体对照组(n=50) 16.14±5.12 17.25±7.49 11.47±7.31观察组(n=42) 24.46±7.22 32.28±11.25 30.16±10.57 6.447 7.646 9.984 P 0.000 0.000 0.000 t
2.2 阳性率 见表2
表2 两组阳性检出结果对比n(%)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机体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常伴有患者关节外器官受累情况,易导致关节功能丧失以及关节畸形等[3]。现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性激素、感染、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多发生于女性群体中[4]。该疾病早期存在可逆性,因此于疾病早期采取有效诊断与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瓜氨酸自身抗体的沉积亦或产生,均为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发生持续进展的重要原因[5]。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RF、抗CCP抗体与抗MCV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非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且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抗MCV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率与抗CCP抗体阳性率,提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RF、抗CCP抗体以及抗MCV抗体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抗MCV抗体的诊断价值最高。其中,RF为诊断该疾病患者的血清指标,但其可在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内检出;抗CCP抗体与抗MCV抗体均为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可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滑液与血清中,但前者仅有≤2个抗原测定簇,由人工合成;后者存在的可被瓜氨酸酸化的相关潜在位点高达45个,且均源于天然物质[6]。且有研究指出,血清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低,而经抗CCP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虽具有较高特异性,但其敏感性相对较差[7]。而抗MCV抗体属于瓜氨酸相关自身抗体之一,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水平较高,究其原因为,关节滑膜细胞的增殖,同时在浆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共同作用下,可形成血管翳,同时促使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等炎症介质释放,将对患者机体内突变型波形蛋白与巨噬细胞分泌波形蛋白(凋亡)产生刺激。其中,波形蛋白将在内肽酰精氨酸亚氨酶的作用下,可改变蛋白与波形蛋白结构,增加抗原决定簇,由于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聚集于凋亡细胞内,因此无法有效清除,进而可导致患者机体产生MCV抗体[8]。
综上所述,抗MCV抗体为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指标,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并促使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