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04-29周新阁
周新阁
河南省遂平县人民医神经外科 河南遂平 463100
高血压脑出血是因高血压疾病诱发的颅内出血,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要发病人群,然而随着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近几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且增长速度不断上升[1]。患者一旦发生出血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出现各种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存质量也随之减退,更甚者可能危及生命。以往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实施内科保守治疗,然而诸多研究证实实施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病死率降低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而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依然同手术方法的合理选择、手术实施的最佳时机及术中术后药物合理使用等密切相关[2]。本研究就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尿激酶联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0~65岁;平均(50.14±7.6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6~13分,平均(7.74±1.14)分;术前实施CT检查显示丘脑出血26例,4例内囊出血,10例基底节出血,10例壳核出血。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1~67岁,平均(51.24±7.51)岁;GCS评分6~12分,平均(7.51±1.02)分;术前实施CT检查显示丘脑出血25例,5例内囊出血,11例基底节出血,9例壳核出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②经我院实施MRI或CT检查确诊;③入院时血压升高明显或有高血压史;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⑤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深度昏迷患者;②有颅内动脉瘤者或动脉畸形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全麻后于小骨窗作弧形切口,直视下对血肿进行清除,针对中线偏离≥10mm、术前有昏迷现象或存在脑疝患者,实施开颅血肿清除的同时行去骨瓣减压。
1.3.2 观察组
微创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根据CT检查结果对手术准确定位,常规消毒铺巾备皮后,局麻下利用手电钻动力驱动将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颅脑内血肿穿刺针对头皮、颅骨及硬膜下腔实施穿刺,将电钻取下,利用塑料针芯垂直对血肿中心点位置进行穿刺,顶部用盖帽封紧,注射器与侧孔连接,对血肿进行抽吸,若血肿抽吸较困难,可使用尿激酶(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225)2~4万单位注入4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利用针型花洒粉碎器将尿激酶喷洒至血肿各个部位,保留时间为4h,后开放引流,待血肿清除>80%拔针。术后8h对患者进行头颅CT复查,根据其具体情况注入2~4万单位的尿激酶,2次/d,根据引流血肿情况及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经CT检查结果对尿激酶注入量及注射次数进行调整,同时对引流管深度进行调整,待血肿<10mL拔出引流管。
1.4 评价指标
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时间为术前及术后14d,分值越高神经缺损越严重。同时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4d的GCS评分,GCS分值越低昏迷情况越严重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实施情况,包括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实施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情况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h) 血肿清除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n=50) 2.52±0.79 25.45±1.32 31.57±8.67观察组(n=50) 0.64±0.23 12.45±1.51 16.41±4.26 16.157 45.833 11.097 P<0.05 <0.05 <0.05 t
2.2 NIHSS、GCS评分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NIHSS、GC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NIHSS、GC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间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NIHSS GCS术前 术后14d 术前 术后14d对照组(n=50) 12.51±3.21 7.02±1.76a 7.51±1.02 9.24±1.61a观察组(n=50) 12.49±2.76 4.35±1.19a 7.74±1.14 12.91±3.41a 0.033 8.887 1.063 6.882 P>0.05 <0.05 >0.05 <0.05 t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非外伤性脑实质颅内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病死率高达50%,且幸存患者预后差,常伴如偏瘫、语言障碍等严重后遗症,对患者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患者一旦发生出血,颅内产生的血肿将对脑组织产生压迫,使得脑缺氧情况加重,产生二次脑组织损伤[4]。因此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其预后极为关键。
目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患高血压患者的细微脑血管管壁结构异样改变及脑血管内发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而言,及时将患者颅内血肿清除,使得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解除或缓解,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降低死亡风险极为重要[5,6]。以往临床上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实施手术需对患者进行全麻,加之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血肿清除情况并不理想,对患者创伤性较大。近几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与创新,除脑出血程度较轻不符合微创手术实施指征或有开颅手术禁忌患者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可实施微创血肿清除,该手术行血肿清除是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最大程度减少实施手术对患者颅内压的影响,加之实施微创手术较传统开颅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用时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已被诸多患者及基层医院接受[7,8]。本研究对观察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微创血肿清除过程中及术后均联合尿激酶使用,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显示,术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表明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神经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原因在于尿激酶直接作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将纤溶酶原催化裂解为纤溶酶,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凝块有极佳的降解功效,还对血循环中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起到极佳的降解作用,从而达到溶栓的目的[9]。尿激酶还对新的血栓有极佳的溶栓效果,可促进ADP酶活性提高,对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极佳[10]。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基础上联合尿激酶治疗,可加快血肿清除速度,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意识状态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