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对策研究
2019-04-29彭春莲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彭春莲/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 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省绿色食品稳步发展,产品数量稳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产品种类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品及加工类产品。
1.1 企业结构比例分析
绿色食品企业65中.6,%;初加级工产产品品生生产企产业占比较大,为34.4%,其中,深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14.8%。绿色食品企业企业占企业总数1所示。结构比例分析如图
图1 绿色食品企业结构比例分析
1.2 产品品种比例分析
绿色食品产品中,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占比较高,为56.6%;饮品类产品以茶为主,占产品总数的16.7%;畜禽类产品和水产类产品占比较少,分别占产品总数的4.1%和0.3%。绿色食品品种比例分析如图2所示。
1.3 产品加工程度分析
绿色食品产品中,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布均衡,加工产品占产品总数的50.4%,其中,深加工产品占产品总数的17.2%。绿色食品产品加工程度分析如图3所示。
2 四川省绿色食品SWOT分析
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对四川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法律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颁布实施,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农业品牌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绿色食品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法律保障。
2.1.2 理论基础
绿色食品从发展之初就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整个发展事业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对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强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绿色食品的全程质量控制是实现食品安全的保证,有助于提高整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绿色食品鼓励循环农业发展,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食品综合运用农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有助于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
2.1.3 产业优势
四川既有平原,又有丘陵和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生物多样性突出。以“四川泡菜”“大凉山”“峨眉山茶”“川藏高原”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品牌享誉全国,攀西的芒果、安岳的柠檬、成都的水蜜桃等特色水果优势明显,“川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已远销国内外。良好的农业基础为四川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劣势分析
2.2.1 产业发展不平衡
绿色食品企业结构中,初级产品生产企业占申报主体的比重较大,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较少。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农林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多,畜禽类产品和水产类产品少。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产品品种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2.2 宣传力度不够
企业重申报登记,轻宣传问题比较突出,部分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仅希望通过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提高商品价格,并不重视品牌传播,缺少绿色食品品牌宣传意识。部分小型企业受资金实力等因素影响,难以进行系统的品牌宣传。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渗透力不充分。
图2 绿色食品产品品种比例分析
2.2.3 专业销售渠道缺乏
绿色食品中初级产品数量接近产品总数的一半,其中以鲜销蔬菜、水果为主,鲜活农产品对物流环节要求较高,尤其是冷链物流。当前我国果蔬类产品在物流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的比重低,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差距大,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对绿色食品品质和远距离市场开拓有较大影响。
2.3 机遇分析
2.3.1 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要
绿色食品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依托现代科技和先进管理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发展,在获取经济发展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绿色食品发展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能够增强自然资源供给能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向集约、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
2.3.2 符合居民消费需求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对消费者的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和营养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在城市中,绿色食品的消费行为已经比较普遍,部分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食品。
2.3.3 政策支持
2016年,《农业部关于推进“ 三品一标” 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 年的推进, 使“ 三品一标” 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在较高水平。近几年, 全省各市县为推进绿色食品发展, 出台鼓励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成都市出台《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意见》,对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按照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关政策给予奖励。绵阳市游仙区制定“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补办法,对2017~2019年新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农产品给予奖励。
2.4 威胁分析
2.4.1 优质优价尚未完全体现
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地环境、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有严格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中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明显高于普通食品,但受品牌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绿色食品优质优价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2.4.2 国际认可度不够
绿色食品是根据我国国情开发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的产品,并非国际通用的品牌标识,在出口或者国际贸易中,绿色食品企业仍需通过出口产品相应检验和资质证明,在出口过程中与普通产品并无差异,价格也不会高于普通产品。
3 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对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组织生产的企业给予扶持,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着力培养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培育和专业营销渠道建设,凸显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实现绿色食品优质优价。
3.2 强化基地建设
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基地为载体,利用基地完善的管理体系、专业的管理人员、相关配套资金的优势,对绿色食品原料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等实施有效监管。以基地为依托,培育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基地产品转化,优化绿色食品产品结构,增强市场供给能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3.3 加快品牌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普及绿色食品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产品特性等知识,塑造绿色食品品牌形象,营造绿色食品消费氛围。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农交会、绿博会等专业展会,以展会为平台,加大品牌推介和产品促销力度,促进产销对接。支持绿色食品企业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利用电商平台拓宽营销渠道,拓展市场空间。
3.4 严格市场监管
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手段和模式,进一步强化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和质量追溯等监管措施,加强证后监管,规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净化绿色食品市场,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支持真正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给予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做好优质产品的信心。
3.5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专业队伍培训,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系统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平、公正、及时有效办理绿色食品申报和后续监管事宜,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