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按摩辅助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及对IL-6、IL-17、IgA水平的影响*

2019-04-29周小勤涂丹娜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4期
关键词:感染性病程证候

王 丽 周小勤 涂丹娜 赵 云 陈 霞 黄 方△

(1.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襄阳 441021)

腹泻为一类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或性状改变;其中非感染性腹泻好发于3岁以内婴幼儿,人数约占小儿腹泻总数40%~60%,如未及时治疗极易诱发惊厥,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目前西医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尚无特效手段,常规对症干预效果欠佳[2]。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已被证实在缓解腹泻症状、缩短临床病程方面较西医单用具有一定优势[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法按摩辅助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IgA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更多循证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诊断标准[4];年龄≤4岁;入院前病程≤24 h;病原菌培养(-);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严重脱水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循环障碍者;近2周接受抗生素、抗病毒或止泻类药物应用者;消化系统畸形者;严重营养不良者;过敏体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者12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4例;年龄8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2.23±0.79)岁;病程 10~24 h,平均病程(17.14±4.60)h。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10个月至 4 岁,平均年龄(2.27±0.82)岁;病程 11~22 h,平均病程(17.30±4.65)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均给予口服补液盐、营养支持及退热等对症干预;其中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剂 (日本米雅利桑制药株式会社生产,国药准字S20140075)口服,其中<1岁剂量0.25 g/次,每日2次;1~2岁剂量为0.25 g/次,每日 3次;>2岁剂量为0.5 g/次,每日2次;观察组则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手法推拿治疗,按摩介质选择滑石粉,常规摆放仰卧位,单掌顺时针按摩全腹10 min,再以食、中及环指于脐、左右天枢穴按摩3 min,继续分推腹阴阳和震颤推脐3 min,最后按压足三里3 min,捏脊10次完成治疗,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5 d。

1.4 观察指标 1)记录患儿腹泻、呕吐及发热消失时间,计算平均值;2)中医证候积分[5]指标包括久泻不止、大便稀薄、神疲纳呆、面色少华及舌质淡脉濡弱,分值越高则症状越重;3)IL-6、IL-17及IgA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仪器采用Roche公司Cobas C312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皮疹和便秘。

1.5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6]拟定。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9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60%,<9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病情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2。观察组病情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病情缓解时间比较(h,x±s)

表2 两组病情缓解时间比较(h,x±s)

组 别 呕吐消失 发热消失观察组 32.71±4.14△ 13.30±2.56△对照组 44.63±6.60 20.93±4.83 n 腹泻消失61 36.70±3.79△61 50.57±6.41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久泻不止、大便稀薄、神疲纳呆、面色少华及舌质淡脉濡弱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久泻不止 大便稀薄 神疲纳呆 面色少华 舌质淡脉濡弱观察组 治疗前(n=61)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20±1.02 4.29±0.98 3.98±0.94 0.87±0.17*△ 0.81±0.20*△ 0.87±0.16*△4.25±1.05 4.22±0.95 3.92±0.90 4.02±0.87 3.84±0.84 0.79±0.19*△ 0.75±0.20*△3.94±0.84 3.96±0.87(n=61) 治疗后1.49±0.46* 1.40±0.38* 1.32±0.39*1.38±0.37* 1.27±0.36*

2.4 两组治疗前后IL-6、IL-17及IgA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IL-6、IL-17及IgA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6、IL-17及IgA水平比较(x±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6、IL-17及IgA水平比较(x±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IgA(μg/mL)IL-6(pg/mL) IL-17(pg/mL)观察组 治疗前 56.30±8.01(n=61) 治疗后 150.06±21.26*△对照组 治疗前 56.46±8.05 27.87±4.09 28.56±4.02 8.33±1.26*△ 9.72±1.40*△27.53±4.05 28.08±3.97(n=61) 治疗后 117.83±16.50*13.80±1.94* 15.16±2.23*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流行病学报道显示[6],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发生与环境气候因素、饮食因素等关系密切;而婴幼儿作为人体生长发育关键阶段,此时消化系统往往未发育成熟,较成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量均明显不足,同时神经系统难以实现良好的胃肠功能调节,在饮食变化较大情况下极易导致腹泻症状出现[7]。目前医学界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彻底阐明,近年来学者报道提示,IL-6、IL-17及IgA水平异常时导致该病发生发展重要促进因素;其中IL-6具有调节组织细胞分泌功能和生长分化进程作用,在人体内能够增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IL-17则可通过激活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调节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对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抑制效应[8];而血清分泌型IgA则能够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诱导后续降解进程,降低过氧化物形成量,其水平升高对于调节肠道内环境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介导腹泻症状具有重要意义[9]。

以往研究证实,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发病时可见肠道菌群明显改变,导致肠道内屏障功能下降和肠道微生态平衡紊乱;故提出在常规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补充治疗;其中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进入肠道后可加快耗氧速率,诱发无氧环境形成,促进胃肠道中酸性物质分泌,从而提高肠道黏膜修复进程[10];但这一方案被相关回顾性报道证实总体症状改善率不足75%,相当部分患儿仍病情迁延甚至形成慢性腹泻,无法满足临床需要[11]。

中医学将非感染性腹泻归为“泄泻”范畴,认为饮食不节或起居不时所致脾胃虚损,水湿内停、反谷化滞,日久输化不利则水谷夹杂而下发为本病;故脾胃为该病病位,而风寒内侵、乳食难消,兼之小儿脾胃虚弱则为基本病机所在[12]。手法推拿用于小儿泄泻治疗可疏经通络、通畅气血、安神扶正及调节脏腑;取穴中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节气机升降,活血消滞及健脾调肠,具有加快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作用[13];足三里按压可补气扶正,健脾燥湿及温阳散寒;腹阴阳分推可调阴阳、健脾胃及除湿毒[14];而捏脊在刺激脊神经根,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及增强机体消化功能方面作用亦被证实[15]。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临床疗效和病情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久泻不止、大便稀薄、神疲纳呆、面色少华及舌质淡脉濡弱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证实中医治疗方案用于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有助于提高症状缓解效果,缩短临床病程;而观察组治疗后IL-6、IL-17及IgA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则表明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患儿行手法按摩治疗在调节IL-6、IL-17及IgA水平方面具有优势,笔者认为这可能是该方案总体疗效更佳重要机制所在;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说明中医药手段在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案安全性值得认可。

综上所述,手法按摩辅助益生菌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调节,IL-6、IL-17、IgA 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感染性病程证候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思考心电图之177》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