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传统伦理内涵

2019-04-28王蔚

人民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太平伦理共同体

王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科学实践,也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伦理内涵,这就是爱众亲仁、生生不息与太平和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爱众亲仁 生生不息 太平和合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的实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理念,已经被多次写入了联合国文件并日益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旗帜。这一理念不仅包含着马克思所畅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诉求,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伦理内涵,这就是爱众亲仁、生生不息与太平和合。這三重传统伦理内涵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呼应,构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诉求。

爱众亲仁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伦理前提

爱众亲仁是人与人之所以能够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一个根本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所需要的一个文化层面的伦理前提就是爱众亲仁。爱众亲仁实际上就是指人们彼此相爱才能够亲近和睦。在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这种“爱”有着特定的内涵,构成了道德判断中最关键的内核。

这种“爱”源于内心的“忧患”,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爱”来源于对自己德行是否合宜的担忧,是首先律己,然后爱人的爱。爱与亲实际上源于“忧”,这里的“忧”并不是指忧虑,而是指对德行的敬重和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内心真正的安宁与快乐。《五行》篇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逻辑阐释,指出“不勉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可以看到,仁与爱、与亲、与戚、与悦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严密的伦理逻辑体系。

这一理念并不只是形而上学的抽象内涵。通常,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形而上学的理念,同时也是指导人们实践的具体方法,知行合一是总的方法论。并且,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迫于外力而进行的,是德性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的自然体现。因此,“爱众亲仁”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可以践行的具体行为标准。楚简《五行》篇中就主要讲述了“仁、义、礼、智、圣”五德,并指出五个方面皆有内外之分,于内是心、是德、是善,于外是行。好的德行自然能够彰显于外。可以认为,爱众亲仁是儒家用以解决人与人之间自私自利、互相隔膜、断裂,防止人与人之间产生敌对的思路。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亲爱通过仁德已经实现,就自然而然会减少彼此之间的伤害、怀疑与敌对情绪,和平与发展自然就成为正常的内心诉求,上升到国与国之间,巨额的军备竞赛实际上也就毫无意义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的发言中提到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个“坚持”无一不需要每个国家、民族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约束本国的行为,无不需要国人谨慎以待,自我约束,砥砺德行。儒家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的亲慕是每个人砥砺德行而后自发形成的结果,那么这种伦理观念如果被世界普遍接受,一个更友善、合作、亲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有望真正实现。

生生不息

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到现存的人类与子孙后代的共同发展

“生生不息”是《易经》中最富有智慧的思想,在古圣贤处理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关系时,他们不是为谋私利赶尽杀绝,而是处处考虑生人之道。从宏观整体性的思维出发去考虑问题,“生生不息”这一思想,必然是善的。如果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一种普世的善,那么这种“善”应当尊重生命,并具有可持续性。这就是“生生不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横向维度的概念,涉及到多个文明之间的合作共赢,同时也是一个纵向的有历史传承性的理念,涉及到现存的人类与子孙后代的共同发展。

只有坚持生生不息的价值观念,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永续发展。这一理念,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最早可以追溯至《周易》。在《周易》中,“生生不息”体现在“道”的产生上。《周易》中讲到的,阴阳变化这一矛盾即为“道”,继承发扬“道”并以此开创万物就是“善”。传统伦理思想中“太极”与“道”的内涵界定,其中反映的正是事物普遍发展联系的辩证法,蕴含的是生生不息这一科学理念。这一思维方法与唯物辩证法相辅相成,选择继承并发扬这样一种伦理观,是对人类的命运从一个足够高的宏观层面进行把握,并且这种把握是一种“善”道。

“生生不息”既涉及人与未来子孙的关系,也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的讲话中提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所坚持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息之道。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及核威慑与恐怖主义蔓延对生命带来的威胁,呼吁世界和平。这些理念正体现了为子孙后代负责,坚持生生不息这一传统伦理观念。

太平和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归宿

构建人类共同体所最终要实现的状态就是“太平和合”,停止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与消耗,使人类能够携手迈上更高一层的文明。实现“太平和合”需要同步提升人类道德素质水平,不能只是等待物质上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后自然形成相契合的道德规范。道德发展应当与物质条件的进步相辅相成。在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中,也存在这样一种“太平和合”的理想状态,这一状态的实现不是由外界而决定的,是源于人的内在德行。

《论语·子路》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是否因一己之私而彼此倾轧,如果人人德行高尚,君子之风盛行,那么天下和平将不会有大的争端,而若是废弃德行,行小人之利,那么就会导致结党营私、乱象丛生。可以看到,从中国传统伦理价值来看,太平和合构建的前提是天下皆君子,也就是人人都能够用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的讲话中提到,“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爱众亲仁、生生不息、太平和合的价值观念,并不是单独一个价值得到世界认可的问题,这意味着真正的德性文明需要再度得到重视。同时,知行合一这一总的方法论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念相吻合。人所存在的物质世界不是超然自在的,是自为的世界。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就是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并对其有整体性的理解,从推广德性文明的高度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外部世界的和谐由内而生,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②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猜你喜欢

太平伦理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太平老街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喇叭花
太平街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