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9-04-28邹钰芳
邹钰芳
【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对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自我效能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依从性、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GSES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可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自我效能;护理满意度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实质受到损害,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体内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代谢产物无法排出在体内大量潴留,危及全身各个系统。该疾病的难治愈性导致患者失去信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依存性差,影响预后质量及治疗效果。针对此类情况,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护理,而是由医院各个学科的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团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选取100例患者展开多学科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收治疗的2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59例,女4l例,年龄50-72岁,平均(61.3±4_2)岁,病程4-16年,平均(10.3±2.8)年;研究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1-74岁,平均(62.4±5.6)歲,病程5-17年,平均(11.4±3.7)年。纳入标准:入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正常,可以与医护人员良好沟通;患者对于酒精或者药物无依赖性。排除标准:患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对于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过程全部经过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宣教、根据医师指导按时嘱咐患者服用药物,实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心率等。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首先医院组织一支由肾内科、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专科护士构建的护理团队,与主治医师进行详细交流,掌握患者的全面身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
(1)患者住院后病房专科护士需要热情、耐心地介绍病房环境,入院注意事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焦虑紧张感。
(2)肾内科护士与专科护士准备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向患者讲解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疾病知识以及治疗措施,肾内科护士可以采用人体解剖学知识结合动画、图形的形式使患者更加明确自己的情况,而专科护士主要讲解治疗前、治疗后的详细护理操作以及患者家属需要配合的相关事项,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3)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专业方法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可以采用深呼吸法、音乐放松法和按摩法进行放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以采用非语言交流方式,如触摸、微笑、眼神给予患者鼓励,增进与患者的友好关系,鼓励患者倾诉,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排出消极苦闷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联合专科护士定期举办联谊活动,打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嘱咐患者家属及好友定期探望,护理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4)血液透析由肾内科护士及专科护士进行血管通路护理,透析后患者的动静脉瘘管非常重要,患者应熟悉其用途,保持瘘管清洁、畅通无阻,避免滑脱出血。血液透析后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适当活动建瘘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形成血栓。血液透析结束拔针时要控制力度,湿度压迫止血,防止瘘管凝血堵塞,保持瘘管附近皮肤清洁,透析次日后可以用热毛巾湿敷,活血化瘀,延长患者动静脉瘘管的使用寿命。要时刻检查瘘管是否畅通,若瘘管内血液呈均匀鲜红色,用手触摸可以明显感受到搏动,则说明瘘管畅通。若血液呈黑红色,而且有断层现象,则说明瘘管出现堵塞,应及时就诊,防止瘘管滑脱后大出血。护士要嘱咐患者瘘管皮肤瘙痒时禁止用手抓挠,可以用一些抗生素软膏缓解,防止感染。此外还要定期抽血,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
(5)营养师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套餐,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及时调整钠与钾的摄入。测量患者的体重改变,判断液体是否平衡,一般以两次透析间每天体重增加0.5千克为宜。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SDS评分标准:<52分属于无抑郁,52-64为轻度抑郁,65-74为中度抑郁,>74分属于重度抑郁。SAS评分标准:<51分属于无焦虑,51-60为轻度焦虑,61-72为中度焦虑,>72分属于重度焦虑。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分为三个标准:完全依存指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所有治疗护理工作;部分依存指患者只能遵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完成部分工作;不依存指患者完全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进行评价,总分为40分,患者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越好。除此之外,还需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调查问卷法进行评分,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86分;满意:69-85分;不满意:<69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l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顯著差异。
2结果
2.1患者抑郁焦虑心理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l。
2.3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2.3干预前后GSE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2.4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4。
3讨论
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是组建一支肾内科、专科、心里咨询师和营养师的专业护理团队,旨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优势在于多个学科成员相互配合,针对性更强,能够全面护理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所有问题,改善预后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SDS以及SAS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治疗依存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此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巨大应用价值,能够更科学、规范地展开护理工作。肾内科护士在患者血液透析后详细讲解注意事项,保持瘘管的清洁、畅通,防止出现滑脱出血以及血栓现象。还应指导患者正确适当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而心理咨询师在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后,运用倾诉法、音乐调节法、按摩法使患者完全放松,消除不良情绪,重建治疗康复信心,增强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互相鼓励、扶持,有助于克服患者的封闭心理,促进康复进程。营养师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补充维生素和水分,调节钠、钾的摄入,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合理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物质,要注意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造成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蓄积,增加尿毒症的发病率。专科护士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需要向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提高治疗依存性,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工作,还要为患者打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定期举办联谊活动,促进患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多学科护理照顾模式在提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治疗依存性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