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结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临床观察

2019-04-28王庆金张沧霞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干眼中西医结合

王庆金 张沧霞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112眼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56眼,两组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冶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口服及熏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sIT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U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汨膜破裂时间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汨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MGD导致干眼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是安全、有效治疗干眼的方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睑板腺功能障碍;干眼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5%~33.7%不等。临床上分为蒸发过强型、水液缺乏型、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及混合型。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的睑板腺异常,通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的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的质或量改变为特征,是蒸发过强型干眼最主要的病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MGD所致干眼效果显著,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患者56例112眼,其中男性38例(76眼),女性18例(36眼);年龄35~78岁,平均(51.1±12.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56眼)。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主观症状包括干燥感、烧灼感、异物感、视力波动等,具有其中症状之一。

(2)淚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泪膜破裂时间≤5s或泪液分泌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mim 5s<泪膜破裂时间≤10s或5mm/5min<泪液分泌试验(无表面麻醉)≤10mm/5min时,同时伴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

(3)睑缘形态:睑缘肥厚、钝圆不规则,可见新生血管,睑缘过度角化,睑板腺开口消失、睑板腺口凸出呈帽冠状或见脂栓形成,睑缘边缘可见泡沫样等分泌物。

排除标准:

(1)曾有眼部手术者;

(2)化学性烧伤和热烫伤者;

(3)曾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者;

(4)孕妇及伴严重全身疾病者。

1.3治疗方法

观察组: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每天3次、普拉洛芬滴眼液点双眼每天4次,同时口服中药:玉竹10g、茯苓10g、地黄10g、薄荷(后下)6g、蔓荆子10g、当归15g、炒决明子10g、木贼10g、柴胡10g、白芍15g、防风10g、蝉蜕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为2次口服,服用之前药物蒸汽熏蒸双眼,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双眼3次/日、普拉洛芬滴眼液点双眼4/日。

两组均14天为一疗程。

1.4观察指标和方法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分级计分、BUT、SchirmerI试验。临床症状计分标准(见表1),各症状计分总和为临床症状积分。BUT检查是用荧光素钠试纸条将泪膜染色,嘱受检者眨眼,记录最后1次眨眼后睁开至角膜出现第1个黑斑的时间,重复检查3次,取平均值记录。SchirmerI采用宽5mm、长35mm的滤纸条,一端反折5mm,置于受检者下睑缘中外1/3交界处的结膜囊内,另一端自然下垂,于无对流风室内5分钟后取下滤纸,观察浸湿滤纸条的长度。

1.5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治愈:症状消失,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消退,泪液分泌试验>10mm/5min,泪膜破裂时间>10s,睑缘形态正常。好转:症状明显减轻,FL减少,BUT延长,睑缘形态改善,睑缘轻度肥厚、角化,睑板腺口脂栓及异常分泌物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FL没有变化,SIT无增加,BUT无延长,睑缘形态未见改善。

1.6统计学标准

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两组有效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愈28眼(占50%),好转21眼(占37.5%),无效7眼(占12.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7.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SIT、BUT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SIT、BU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SIT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BUT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SIT、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BUT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3),表明联合应用中药口服及熏眼治疗,在延长BUT方面疗效显著。

3讨论

有研究表明,眼部有刺激症状的患者中约60%有不同程度的MGD,慢性睑缘炎和慢性结膜炎是MGD的主要原因。睑板腺功能受损后即可导致脂质的缺乏,泪膜结构的异常,泪膜稳定性的下降,泪液蒸发等导致眼部干涩不适、烧灼感、异物感、视力波动等干眼的眼部症状。

干眼近似于中医学之“白涩症”,严重者相当于“神水将枯”(《证治准绳》)。《诸病源候论》日:“夫五脏六腑皆有津液,通于目者为泪”。诸多古籍均充分表述了干眼与五脏六腑密切关系,眼表为标,脏腑为本,脏腑功能调和,则能源源不断的化生气、血、精、津等精微物质,精微物质通过经络上传于目,濡养目窍。气阴亏虚则目失濡养,故目生干涩。中医认为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母脏病会累及子脏;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关系密切,治疗眼部疾病需从肝肾协同入手。而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属中医“眦帷赤烂”范畴,病位在脾,多由脾胃湿热蕴积、风热湿邪相搏停聚于胞睑而发。治疗MGD所致干眼多肝脾同治,标本兼顾。本研究应用疏肝健脾之剂,发挥其养肝体、助肝用、通肝气之作用。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共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等养阴润目共为臣药,玉竹平补而润,养阴生津,地黄、决明子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木贼清肝明目,防风疏散风邪,生津润燥,蔓荆子举陷升阳,携津液上行于目,蝉蜕清肝明目,药性轻扬,入肝经,引诸药上达于目,诸药合用,使肝气条达,阴津充沛,共奏疏肝养阴生津润目之功效,从而使目窍得养,睛珠顺滑。

普拉洛芬是丙酸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稳定细胞膜、缓解炎性物质引起的疼痛以及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的作用。玻璃酸钠是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能存留大量水分子,具有很好的保水功能。但单纯应用滴眼液治疗,疗效不能持久,依赖性较强,需长期坚持使用,而且滴眼液中的防腐剂等成分会对眼表上皮细胞造成损害,从而使干眼症状加重,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药物蒸汽熏眼可以使眼睑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减轻炎症反应,使睑板腺分泌加强,利于睑板腺分泌物顺畅排出,减轻并减少MGD的发生,同时药物蒸汽直接作用于眼部,在局部血管扩张同时促进药物吸收,起到缓解干眼症状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口服、熏眼联合眼药水点眼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可以明显缓解眼部不适症状、增加泪液的分泌量、延长BUT,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方法标本兼治,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通讯作者:王庆金)

猜你喜欢

干眼中西医结合
精准化治疗联合功能性湿房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研究
冰珍清目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雾化治疗干眼并发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IPL治疗混合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眼睛干痒可能是患了干眼症
还在熬夜刷手机? 小心这种病找上门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