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总体思路
2019-04-28石杨柳王远才
石杨柳 王远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智库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目标,要求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时代命题,系统阐述了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怎么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3]
一、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新型智库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将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不仅需要改革的勇气,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建立健全改革的智力支持体系,协助政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帮助政府回答好改革什么,先改革什么、再改革什么,怎么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政府需要借助智库的力量,改变以往“拍脑袋”决策的模式,善于利用不同智库、不同专家在各个领域的突出研究来谋划改革大计,推出政策举措。
(二)建设新型智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应该只是时髦的政治话语,学者和实践者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实现治理现代化。在实现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不仅存在认识上的“盲区”,还存在技术上的“短板”。在认识方面,政府作为局中人,一旦发现不到自身系统内体制、职能、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就难以解决相关问题。在技术方面,政府对于新技术的接受比较迟缓,存在一定的滞后。这些都会影响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作为具有专业背景的智囊团,智库可以从第三方的视角审视政府,发现政府的“病症”,向政府介绍先进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技术,提供系统性的改革意见,帮助政府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三)建设新型智库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需要
政府决策是政府能力的集中体现。政府決策失误不仅会付出经济成本,有时候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成本和政治成本。比如,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引发群体性事件等。因此,政府必须进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如今,政府决策的社会、经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政府决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变得更具挑战性。智库是政策主体的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构成因素,在现代公共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称之为“现代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6]。
二、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不够,推进不力
如今对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地新型智库建设多数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实践中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力度有待提高。此外,智库参与决策未能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在实际决策中可有可无,这就影响了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能交叉,各自为政
智库角色扮演者涵盖了党政部门研究室、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社科院等。这些研究机构在职能上存在一定重合,且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不仅难以形成合力,也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究其原因,是因为缺乏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合作平台,较难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协作研究。
(三)人才匮乏,难出成果
智库的生命在人才。建设高质量智库,需要在各个研究领域配备具有相应学科背景的专业性人才。在市(县)一级,普遍面临缺少人才,引不来人才,留不下人才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有工资待遇上、工作环境上的原因。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思路
何谓智库,智库之“智”,是质的要求,智库之“库”,是量的要求。没有质,智库就失去了灵魂;没有量,智库就没有了血肉。因此,智库一方面要为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要有量的储备,多出成果,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一)完善一项制度
智库参与决策制度化,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首要条件,是民主决策的应有内容。通过智库参与决策制度化可以筑牢智库存在的政策基础,促进智库的良性发展。过去政府决策没有形成常规化的决策咨询,并没有形成智库参与进来的程序设计和制度性安排,导致智库参与决策的刚性不足、对智库的利用不够。现代决策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日益增强,迫切需要将“谋”与“断”分离开来,在政策层面上将智库引入公共决策过程之中,将公共智慧吸纳进来,逐步建立公开、透明、开放的公共决策制度。
(二)创新两个方面
在创新研究方法方面,一是要掌握现代化研究手段,能够对大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储存、分析和利用。同时减少定性研究,加大定量研究。二是要开展协同研究,改变单兵作战的研究模式,打破体制政策学科壁垒,组建跨体制、跨部门、跨学科研究团队,进行综合研究协同攻关。[7]三是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防止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在创新研究内容方面,一要“红”。“红”就是要求智库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觉悟,站稳政治立场,紧跟政治方向,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研究。智库不仅能够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而且也具有宣传思想、传播观点、引导舆论的功能。二要“广”。政府治理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每个领域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智库要建立较为全面的学科体系,具有各领域的研究人才,在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为政府治理提供更具科学的咨询。三要“专”。专是针对人才而言的。不专则不深,不深则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政府提供有见地的建议、有价值的资政。四要关注“小”问题。“小”问题更切实际,更具操作性。所谓“小问题”就是仅仅涉及部分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某个乡村的经济规划,某个社区的治安维护,某次群体性事件等等。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大”问题,促进解决措施落地。
(三)做好三大保障
第一,人才保障。智库建设人才是核心。具体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引进国外的优秀智库人才。我国智库起步晚,在人才储备培养方面不足,尤其缺乏系统训练法高水平的智库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引进国外的优秀智库人才并借鉴西方智库管理的成熟经验,尽快组建具有较大“生产力”的高水准的智库队伍。二是培养、选拔国内智库人才,社会科学院、党校、高校等要负起培养的责任。同时,智库人才范围要尽量扩大,需要涵盖专家学者、退休官员、企业精英等优秀人才作为选拔对象。三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留住人才,发展人才。
第二,经费保障。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投入依然是智库的主要资金来源。二要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形成自己的生存能力,逐渐减少对政府投入的依赖。三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防止资金被挪用和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外部环境保障。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外经验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智库并非可有可无。智库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主体,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其次,保持智库一定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智库进行客观资政的基础,是智库保持创造力的基础。营造相对宽松的社会舆论,允许智库质疑、争论,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发出不同声音。
(四)建设三种智库
第一,各省市(县)要依托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成立专门的经济智库、社会智库、文化智库、生态智库。分别建立四大智库,可以使每个智库有明确的工作任务,便于目标管理,也易于整合各自相关资源,形成专业优势。其中经济智库致力于研究经济现状,找出经济发展的问题,发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省外、国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社会智库致力于发现和研究各种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协助政府解决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并提高政府对社会危机的预见能力等。文化智库致力于发掘保護发扬当地的文化资源,规划发展文化产业,打好用好文化名片,让文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智库致力于研究生态环境现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第二,组成智库联盟。四大智库组成联盟,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如会议制度、激励制度、人事制度等。智库联盟的作用是加强统一管理,促进成长、合作、交流,加强学习、监督、评估。
第三,各个智库内部和联盟内部要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我国智库多数靠政府生存,这是我国智库发展的一大弊端。国外智库为什么可以不依靠政府,成长为一流智库,是因为他们必须靠自己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竞争力,获得机会,赢得生存。因此,我国智库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加强竞争,让智库成果在“思想市场”中定价,让“消费者”买单,从而促进智库产出更多的优质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振明,黄元灿.推进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
[2]宋文婷,贺天平.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动因、主体以及路径选择[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2.
[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4.
[5]朱虹.探索高水平中国特色新兴智库建设道路[J].江西社会科学,2014(1).
作 者:石杨柳,中共湖南省涟源市委党校纪委书记
王远才,中共涟源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刘小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