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习式”比喻看习近平的扶贫情怀

2019-04-28张新华

重庆行政 2019年2期
关键词:短板贫困地区攻坚

张新华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该书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编辑。全书摘自习近平2012年11月15日至2018年6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演讲、指示、批示等60多篇重要文獻。阅读这些文献,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的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通读全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结构可作如下梳理:

其丰富内容可作如下简要概括:

一个奋斗目标: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贫困户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和保障安全住房);

两个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

“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四个实:领导工作,任务责任,资金保障,督促验收;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

七个比喻:“短板”“穷根”“绣花”“造血”“救命钱”“弱鸟先飞”“顺风车”。

八大体系: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

以贯穿全书的许多“习式”比喻而言,既寓意深刻,又生动形象,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情怀,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时代担当和人民立场。

补齐“短板”。按该书顺序,系列比喻中第一个就是“短板”问题。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短板”问题,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8页,下同)全书多次论及这一问题。当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否则就会贻误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七千多万贫困人口。”(第11页)2017年3月2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二0一六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汇报》,习近平再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第19-20页)同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从推进“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22页)。“短板”的提出,既是国情使然,也是直面现实;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勇于担当。这就是习近平反复强调“两个重中之重”的原因所在,即“‘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第33页)。

找准“贫根”。2012年12月底,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缺豪言壮语,也不缺运动式的东西,关键是看有没有找对路子,有没有锲而不舍干下去。”(第33页)精准扶贫的思想与方略由此提出。在习近平看来,“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第59页)摸清搞准对象与盘清家底,既是扶贫前提,也是工作方法,更是实事求是态度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所以,“扶贫也要找‘贫根。”(第60页)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演讲中,习近平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第60页)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提出,总结了既往扶贫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旨在提高扶贫的精准与成效,避免“大水漫灌”和“手榴弹炸跳蚤”等无的放矢或事倍功半的现象发生。关于找准“穷根”,习近平有许多精妙的比喻。比如,“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第65页)又如,“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第72页)再如,“帮扶措施一定要实,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病根”(第73页)。习近平对“贫根”“穷根”“病根”“穷根子”与“药方子”的论述,形象生动,一语中的,极大地丰富了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新方略新举措。

“绣花”功夫。“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第111页)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扶贫愈到后期,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困境,更必须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习近平提出并倡导的“六个精准”扶贫方略,本身就体现了“绣花”功夫的精神要求。2017年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第77页)当月23日,在讲话中再次强调:“扶贫要拿出‘绣花功夫”(第78页)。所谓“绣花”功夫,强调的是认真态度,提倡的是精细方法,难得的是韧性劲头。

增强“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如此,对已经脱贫的后扶工作也是如此。习近平指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第77页)。习近平特别关心、特别强调“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第88页)。针对东西部帮扶问题,习近平指出:“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要注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第103页)。总之,“变输血为造血,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第142页)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列为“五个一批”工程之首,也在于强化贫困对象依靠自身努力逐步摆脱贫困的能力。

不能乱花“救命钱”。不言而喻,资金投入在扶贫攻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总的看来,扶贫资金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社会各方面关注高。因此,“要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第95页)习近平明确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第92页)多次强调:“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第92页)总之,“要加大惩治力度,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第95页)管好“救命钱”,从一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的新气象,是全面从严治党在扶贫领域的必然要求。

“弱鸟先飞”。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提出了“弱鸟先飞”的深刻命题。“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贫困地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第135页)“弱鸟先飞”的提出打开了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新思路。所谓“‘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第141页)在习近平看来,“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第137页)或者说,“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吃穷更可怕。”这就是在习近平扶贫论述中特别强调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的深刻原因。

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一方面,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正如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六十多年来,中国共向一百六十六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四千亿人民币援助,派遣六十多万援助人员,其中七百多名中国好儿女为他国发展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先后七次宣布無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中国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六十九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一百二十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所以,习近平表示,“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第150页)“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第160页)。抚今追昔,1956年11月,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的这一宏愿,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并必将进一步变为更加璀璨夺目的现实。

上述“习式”比喻,既形象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也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共同富裕、脱贫攻坚的时代担当,心系群众、造福百姓的人民立场。2015年习近平在《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的演讲中动情地说到:“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对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第8页)这就是人民领袖的扶贫情怀。

作  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本刊总编辑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短板贫困地区攻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