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和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体系

2019-04-28钟远平

重庆行政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

钟远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核心问题在于创新和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广泛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城乡总体差距依然较大,农村空心化、农戶空巢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长期存在。经济条件、配套设施、就业环境等方面的悬殊,导致农村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没有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将影响乡村振兴的进程。据调查了解,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普遍存在“七多七少”问题。即:外出就业务工多、返乡创业就业少;留守老弱妇幼多、青壮年劳动力少;经营主体逐步增多,创造就业岗位少;资产资源闲置多,发挥引人聚人功能少;基层组织人员多,能干事干成事的少;脱贫群众不断增多,达到小康水平的群众少;农村人力资源的扶持政策多,开拓创新起实效的少。

二、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支持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工“回乡”

返乡农民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乡村的人力基础。一是要营造返乡就业创业的舆论氛围。持续加强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建立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等多方联动的舆论引导机制;积极开展“走出去”宣传,利用重庆及各区县的异地商协会、办事处等组织,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多形式、深层次开展返乡创业就业宣传,掀起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的热潮。二是要强化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刺激。健全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建立“政府+企业+技校+村社+农民工”的就业协调机制,在就业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就业推荐、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矛盾纠纷协调等方面探索有效措施;加大返乡创业者金融支持力度,有效缩短创业贷款审批流程,探索利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村社集体资产等多渠道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建立多档次的放贷额度和贴息标准,让返乡创业人员能贷款、愿贷款、敢贷款、好贷款。三是要搭建返乡就业创业的平台载体。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办的方式,重点推进建设一批区县“双创”孵化基地,整合创业就业政策资金,积极鼓励园区、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返乡创业孵化中心,形成返乡创业的帮扶合力,扩大有效就业的渠道,让返乡就业创业人员“留得住,有出路,逐步能致富”。四是要形成返乡就业创业的帮扶合力。要紧紧依托返乡农民工这一群体,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探索建立由“政府部门+农业专家+商贸企业+村社干部”共同组成的指导队伍,对回乡从事农业产业的农民工提供项目选择、产业规划、金融贷款、技术培训、宣传营销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统筹规划、包干负责、全链条服务机制,真正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二)出台支持乡村振兴外来投资者的具体办法,让社会资本“下乡”

外来投资者是实现农村引人才、聚人气、增活力的重要力量。一是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规划农业。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在结合地域特点、产业基础和分析研判市场的基础上,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由市、区分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县、乡镇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扶持和培育发展,避免产业布局无序化、设施建设分散化、市场竞争同质化。二是要以集约整合的方式安排政策。打破涉农项目和资金投入“散、小、乱”的顽疾,探索建立涉农政策整合利用机制,有效整合农业、水利、林业、国土、农村商务、旅游、就业等各块政策,统一调度投向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形成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集聚、资金集聚、配套集聚、智力集聚、人气集聚。三是要以改革创新的举措破解瓶颈。深入研究解决农业项目用地这个“老大难”问题,坚持“农业+”发展思路,在保障红线的基础上,明确一定的设施用地比例,严格做好附属设施、配套设施用地的规划审批、用地控制、监管执法等工作,杜绝“大棚房”乱象,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与加工业、农业与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强农业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对老乡场、旧学校等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探索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发挥农村集体资产经济效益。四是要以效益为先的原则差异扶持。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制定专门的农业项目招商引资政策,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投资规模、收益时限、产值税收,落实不同的优惠政策,避免享受政策的“大锅饭”和“撒胡椒面”式的奖扶,既要扶小扶弱,更要扶优扶强。探索村民自治协商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引导小农户自愿实行村组内互换并地,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逐步形成集中规模化经营,发挥支农政策资金最大效益。五是要以亲商重商的环境吸引资本。积极培养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通过实施“乡村50强”“振兴乡村贡献奖”“乡村建设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引导农业投资人牢固树立投身乡村发展的信心和定力,扩大乡村振兴中存量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关联效应。

(三)健全支持农村经营主体多样化发展的配套政策

做实做强农村经济组织,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民本地就业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做实农村农民合作社。推动落实《农民农业合作社法》,深入调研农民合作社目前的管理运行及问题,加快清理“空壳社”“僵尸社”,制定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配套政策,完善和强化对合作社设立、管理、运行、监督和指导的相关机制,探索推行“达标社”“示范社”创建,加强合作社带头人和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市场功能、社会功能,为壮大集体经济发挥有效作用。二是要优化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机制。全面摸排尚有实际效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动态化信息管理机制,制定重点培育扶持规划,有计划地开展经营主体互动互助和实施政策资金的集中投入、分类补助,确保奖补资金用在刀刃上。探索村民自治协商土地资源重新配置,引导小农户自愿实行村组内互换并地,促进土地小块并大块,逐步形成集中规模化经营,让农户分享土地规模经营和政策补助收益。三是要建立新型农村经纪人队伍。面向社会招募农村经纪人,采取统一注册、统一信息管理、统一培训指导、统一考核奖补等方式,动员和引导技能科技转化应用的、掌握市场行情本领的、擅长宣传营销策划的,以及有能力带动农户节本增效的专业性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并逐步培养壮大从生产到销售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搭建好“中介组织+农户+企业+市场”的新型产业链条,为农村经济流通和增长注入强大活力。大力支持农村商贸网络发展,探索推进“快递下乡”等商贸物流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直销”渠道。四是要引导专业人才“上山下乡”。成立由农业专家、机关干部、企业家、志愿者共同组成的服务团,每个乡镇、村社逐一落实帮扶人员、帮扶责任,围绕各类经营主体的实际困难,及时开展指导、协调;鼓励非公经济、高级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中的精英人才进入农村,发展特色精品农业、农耕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等产业,发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

(四)形成农村干部和乡土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壮大的政策导向

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和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依靠。一是要选强配强农村干部队伍。精选优配乡村振兴领导机构工作人员、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把有激情、肯钻研、敢担当、有经验的干部用起来;加强村组干部培养锻炼和考核,有效整改基层组织慵懒涣散等问题,合理调整和充实村支两委队伍,让愿干事、肯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探索推行企业负责人挂职村第一书记的模式,发挥企业帮带作用,实现人才共享、资源共享。二是要建立有力的保障激励机制。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鼓励农村基层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培育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发挥致富带头作用。统筹调度并不断扩大乡镇面向村社干部、驻村干部、本土人才招录基层事业人员和公务员数量,研究落实优秀干部提拔前必须到基层锻炼的相关要求,形成干部有序向基层一线流动的良性机制;探索建立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晋升机制,对特别优秀的干部在一定期限内倾斜性优先提拔使用应该有实质性体现,让基层干部人人都有干头、时时都有盼头、事事都有奔头。三是要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用好用足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等既有渠道,积极打通智力、技术和管理人才下乡通道,鼓励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工作者落户乡村;推广订单式乡土人才培养工程,支持区县职教中心培养产销适路的乡土人才,引导体制内的人员返乡任职或创业;探索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及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开展乡土人才“千人计划”“政府津贴补助”等,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让更多的乡土人才成为安心农村、扎根农业的新型责任主体。

(五)优化农村困难群体引导和帮扶机制

开展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能“落下”,推动乡村振兴,一个也不能“掉队”。一是要不断探索精准扶贫方式。加强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等行业扶贫政策整合,在摸清摸准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强化行业部门帮扶责任,一一对应帮扶区域和人员,真正扶到点上、扶出实效;加强社会扶贫力量统筹,有针对性地投入到重点村、重点户,快速有效地结出扶贫成果。二是要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村民委员会参与扶贫政策宣传、贫困户认定、脱贫计划制定实施等工作,探索建立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贫困户定期评议、走访约谈、合力帮扶等机制,营造“扶贫不扶懶”的良好村风民风;选树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大力广泛宣传脱贫带头人,有效发挥带头人作用,提升村民自立更生、自管自治的能力。三是要不断强化利益联结驱动。探索推行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政策,就业扶持政策逐步向农村地区倾斜,让更多困难群众积极争取力所能及的就业机会,增强困难群众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清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探索建立乡村劳务公司,有效整合利用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小微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获取报酬,让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力鼓励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建立落实对吸纳困难群众就业的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奖补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释放社会帮扶的最大效应。

作  者:中共重庆市綦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