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满意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视野与实践维度

2019-04-28倪博月

重庆行政 2019年2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务

倪博月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目标。构建高效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建成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通过优化政府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使机构改革更有效地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一、构建高效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构建高效满意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同样也是政府为应对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新要求做出的合理化创新。在新时代,放权不到位、监管有缺位、服务常错位等问题制约着政府职能、政府机构设置。“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高效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尤为必要。

(一)简政放权力度有待加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力推简政放权。在实际工作中,简政放权虽然为企业和基层群众提高了办事效率,但仍有一些人片面地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会削弱部门和领导的权力,因此行政效率变低,实权无法真正下放,工作重点不能专注于为百姓服务方面,导致不仅降低了服务效率,改革的初衷也难以落地。有些权力因下放后不配套、不衔接,导致上下级政府权力分离,不能有效解决政府管理中为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怎样服务等问题。在新时代,通过简政放权可以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大幅度减少“政府干预”,强化市场和社会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市场和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尽力减少“梗阻”不除,“最后一公里”难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出现。

(二)长效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党和国家也提出要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但是一方面,在生活中仍有些人只从表面上抓机关纪律和作风,不将工作深入推进,做表面文章,将监管与优化服務对立起来,认为加强市场监管就会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因而相关部门只顾及服务而不愿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又过度注重监管,人为设置障碍,甚至利用职能搞部门保护、行政垄断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将执法等同于监管,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因此,这需要放管结合,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建立部门间奖惩机制,形成行政服务全过程监管体系。

(三)行政服务平台层次有待提升

政府服务的核心问题是政务服务,中国政府改革进入到一个以“放管服”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一站式、一个窗口、一次办结”政务服务平台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政府的服务效率正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也有了改善。但目前,在政务服务中还存在行政审批效率低、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不强、“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一些服务单位及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仍习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动员型工作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存在着服务意识淡漠、服务态度不正、服务方式粗暴等问题。随着“打造全国一体化服务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为抓手的优化服务改革的全力推进,这必将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但要真正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必须有进一步的改善。

二、构建高效满意服务型政府的实践维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对政府管理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高效满意服务型政府需要从实践的多个维度着手发力,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一)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深入推进,但我们党始终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引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本质上说,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是政府通过治理创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要,以厚民生为本。”随着信息化水平及人民需求的变化,政府的职能定位逐渐从“管制型”过渡到“服务型”,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之中,坚持为民办事、为民谋利,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提高政府效能。让人民满意,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是机构改革的目标。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求行政人员始终要保持着“人民至上”的初心,端正为人民办事的态度,充分调动政府工作人员积极性,抵制“官本位”思想,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对机构职能体系的优化,不仅增强了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执行力,构建起高效廉洁的体制机制,使执政资源充分运用于在社会实际需要中。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握政府职能转变这个核心,针对不同时期政府管理的不同事宜,实现把该管的事、该放的权、该提供的服务都处理到位。把握放管结合关键环节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改革传统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优化服务,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解决政府机构职能重叠交叉、设置不够科学、权责脱节等问题,着眼于加强和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整合政府机构,“压平”政府层级,构建综合化、扁平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同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始终以增强政府和执行力为抓手,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充分激活政府行政管理的活力。

(三)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公共职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保障民生,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通过调动各方积极因素,这将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人民主体、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有效把握和改善民生问题;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这将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权限,这将优化事业资源布局和结构,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体制保障;另外,通过政府制定更加全面的公共服务政策,这也有助于有效提高便捷高效、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评价与绩效考核及奖惩问责机制,有益于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公信力在政府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政府具有公信力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前提,也是重要抓手所在。在构建高效满意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应当要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守法诚信的政府。随着电子政务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便于服务民众及人民监督发声的平台越来越多,政府必然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面对日益增加的外部压力;另外,通过深化政务公开、搭建政务服务大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健全监督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行政问责,创造更加透明便利的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监督政府、提高各级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尽力减少“僵尸网站”“占线热线”等问题、形成线上线下标准统一、制度完善、监督有效的服务格局,这些都将有利于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部

责任编辑:刘小侨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务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