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理论与实践

2019-04-28唐贤芳张如贾亚朝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唐贤芳 张如 贾亚朝

[摘  要]当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教师的教学风格通常比较刻板和传统。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必须要对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素质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以培养学生明确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既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任务。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并且培养具有着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其能够更好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将创新思维融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分析

1.创设技能训练情境和激发学生创造欲

对创造学等现代学科优秀成果的广泛吸收,是构建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均具备丰富的创造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技能培训转变为真正的创造力。

(1)借助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教学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而数学教学也应该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1]。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适时选用,这样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例如,“异想天开”“科技之光”等已经成为人们必看的科技类教育节目,教师可以制作成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能够从中体会科学的魅力,并且会深受启发。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览室和走廊的名牌或是信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营造良好的数学创新氛围

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应不断充实自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会使师生无时无刻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知识传授之中,这将很难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并且还会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所倡导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应由“教”向“学”过渡,营造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课堂氛围,最终形成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

(3)坚持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课外培训活动

在开展课外培训活动中,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方面有特长的热心人为数学兴趣小组成员,向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数学模型、好的解题思路及在各级比赛中所获得的优秀成绩,同时也可以邀请他们到各个班级进行演讲。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与表现心理,在他们周围榜样的影响下,在“他能做好,我也能做好”和“他在比赛中能得奖,我也能得奖”等氛围中,逐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激发学生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主要是指以一定的思维对象作为中心,通过不同方式发散思维,从而产生新思想。如联想、类比、逆向思考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更多的开放性问题,指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就好奇心而言,它是创新者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求知欲旺盛和好奇心强的人会主动探索新事物,并且还会提出很多问题,追根溯源,寻求问题的关联点,从而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关实例阐述数学在科学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励学生学习,且自主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启发式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明白所有数学成果,均是基于旧知识的创新,而所有这些都是来自于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创新意识。教学组合原理表明,一个人接触的知识越多,知识面越广泛,那么他的创造性思维也就会越活跃,而创新能力也会更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更为综合性的数学知识,以便为今后的创新活动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及获得知识时,形成倡导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学会创新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和创造未知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创新的种子,疑问是经过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而产生的。疑问通常比解决问题会更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解决问题可能是学生的一种技能,然而提出新问题后需在新的角度看待旧问题,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3]。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并且提出疑问及表达新的想法,这将会是激发学生创新的主要条件。

3.发挥合作优势,激励学生创新

大部分发明创造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组成的学习小组能够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将班级、小组、个人等其他学习形式整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而对学习小组来说,它可以由不同性别、成绩、能力等学生组成。在小组讨论中,没有发言的学生可以优先对讨论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然后再由小组进行讨论解决,待小组达成共识之后总结归纳,再由全班进行交流。实践证明,团体学习模式的效果非常有效。另外,团体学习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才能,使中等生能够得到很好锻炼,同时还能帮助和提高落后学生,最终使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数学教学创新实践活动分析

创新思维是人们经过对不同活动的探索和培养而产生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从而分析及解决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数学交流活动

学生通过利用数学语言,与现实世界相符合的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数学思维方法,并且还可以对数学定理的不同理解及体会有所掌握,同时可以学习他人的想法,最终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

2.开放性问题交流活动

对数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而言,主要是那些问题的解法和答案并不是唯一特定的,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加深入和自由地讨论这些问题,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将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并且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数学实验活动

对数学而言,它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但其中有很多数学概念与规律在提出时,更像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充满了猜想与假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复制为学生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数学实验。

4.教学建模活动

教学建模是将数学运用到实践的过程,其中包含从实际问题中可以概括得到数学模型,从求解数学模型回归到实际问题的阶段。这一过程能够将数学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灵感。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创新素质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的基础上,充分应用科学的方法,并且按照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及认知规律,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可以将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多种感官,推动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巢伟龙:《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之我见》,《网络财富》2010年第15期,第113页。

[2]万永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代教研论丛》 2017年第9期,第57页。

[3]汤晓春:《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6期。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